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440):语文味的子夏是谁?》
     阅读次数:130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440):语文味的子夏是谁?

少堂志林(440):语文味的子夏是谁?

 2016-1-20 14:29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十年前的2006年,我发表论文建构了作文教学丰肚法。在提出丰肚法的开始阶段,主要内容是抽象主题轮廓化——轮廓内容层次化——层次内容波澜化。后来,随着2007年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成熟,我在各地讲座中把丰肚法发展为模糊主题清晰化——抽象主题轮廓化——轮廓内容层次化——层次内容波澜化——波澜内容哲理化(对哲理化我在各地讲学有不同概括)等环节。其中,模糊主题清晰化,对应于语文味教学法中“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中的语言层面的教学(即用语言准确概括与表述你要写的文章的主题);抽象主题轮廓化与轮廓内容层次化,对应于“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中的文章结构层面的教学;而层次内容波澜化,对应于“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中的文学层面的教学;波澜内容哲理化,对应于“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中的文化层面的教学。

把丰肚法几个教学环节,都说成是文章写作方法,虽也不算错。但如果放在我的语文味教学思想体系中来说,就嫌不够准确。语文味工作室前年写作《语文味教学法》一书时,广州名师、该书副主编梁青负责散文写作那一章,她把丰肚法和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打通解读。她这种尝试正是全面、准确理解一个学者学术思想的科学方法:即把一个学者各方面的观点,进行系统化理解。

一个学者通过多年研究探索慢慢成熟起来的理论,尤其是像我这样通过17年漫长时间,反复琢磨研究初步形成体系的语文味理论,一定是能做到自洽的,重要概念和范畴之间,是互动互渗的,因此是可以互释的。此所谓“成一家之言”吧。最近几年我谈语文味时反复使用互渗、互释两个概念,例如说语文味和文人语文概念互渗、互释等等,就是为了强调我的语文味理论的这一特点。

梁青撰写《语文味教学法》一书散文章时,把我的许多关于作文的讲话、文章中相关的观点,都纳入语文味教学思想范畴。这一点别人是做不到的。因为我的课堂教学实录大部分都是她主动承担整理任务的。为此她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为搜集整理我的诗文随笔集《我们当年》一书的书稿,梁青把语文味网站十几年沉淀的的文章,翻了个底朝天。梁青撰写散文写作那一章,我除了给她提供了一些参考文献之外,她那章是我操心最少的一章。我倒是想操心,但那一个多月她沉浸于读书、研究,基本像马来西亚的飞机失联。由于她占有的资料最全,对语文味浸润最深,因此她最具备全面、系统理解语文味的本钱。

 梁青对我的丰肚法的阐释,运用的是全面、整体地理解我的语文味教育思想的科学方法,因此她的阐发时有新见。例如她以语文味理论的核心思想即把教学主体的生命体验渗透进教学过程为依据,把丰肚法之波澜内容哲理化这个环节,概括成波澜内容生命化,是准确的,也是一种体贴的、有创造性的解释。

《论语》是第一本课堂实录。孔子的思想传下来,全靠或主要靠这本课堂实录。这本课堂实录很零碎,几千年来中国儒家文化体系化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论语》的解释系统化的过程。对此最早的贡献,据说是子夏做出的。

梁青相当于语文味的子夏。

语文味也有子贡,可能还不止一个。有空我写写他们。


2016/1/20





最后更新[2016-1-2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