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语文味研究历史的人知道,我直接研究语文味,迄今为止有18个年头(1999年来深圳做教研员至今)。
除此之外,我还有不得不说的、很重要的、间接研究语文味的8个年头,即1983年我大学毕业后至1990年读研究生前做高中语文教师的这8年。时值学术界的“文化热”,这期间我不仅大量阅读文化学论著,还写作发表了一系列文化教育学论文——我1990年被华中师大教育系破格录取为全日制研究生,主要是由于这些论文起了作用。没有这些文化教育学论文,很可能就没有后来的语文味,当然也就没有被称为“文化语文”的语文味教学流派和语文味教学法,就是有,也是另外一个样子的东西了。
这样算来,我直接间接研究语文味,迄今为止至少有25个年头。标题说20年,只是一个约数。
而今年是我提出作文教学丰肚法,并发表构建作文教学丰肚法论文10周年。
2006年4月6日下午,我应罗湖区教学研究中心邀请,在深圳市滨河中学为罗湖区中学语文教师做了题目为《“快”时代如何写出“慢”文章——丰肚法:一种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初探》的讲座,正式提出作文教学丰肚法。半个月后(4月20日),我又在龙岗区全体中学语文教师大会作了相同讲座. 讲座的整理稿《“快”时代如何写出“慢”文章——丰肚法:一种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初探》发表于《特区教育》2006年第7—8期,修订稿以《试论作文教学丰肚法》为题,发表于武汉《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 年第 5期。
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成熟于我在2007年主讲的面向深圳市全体中学语文教师的大型公开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语文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的“名师讲语文”丛书之《程少堂讲语文》收录有这堂课的实录,这堂课后,我的所有公开课都是用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讲的,但我撰写并发表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专题论文,是七年后的2014年初)。那就是说,丰肚法的提出是在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诞生之前。当然,丰肚法的问世与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诞生,二者之间并非完全没有关联。因为当时我在反复思考、研究如何解决一线教师提出的“语文味教学好是好,但我们觉得不好操作”的问题,即研究如何将语文味教学操作化。我当时已初步形成的看法是: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是语文教学的最大公约数。
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在2007年成熟之后,我的研究重心放在阅读教学。但我在外地讲学,有老师提问时希望语文味理论在作文教学方面有所作为,有所创新与突破。而一线教师对语文味作文教学方法的呼唤促使我反复思考丰肚法和语文味教学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丰肚法和语文味教学法打通的问题。
这样,在过去的十年间(2006-2016年初),我在继续深入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同时,深入研究作文教学丰肚法。我认为出文章不是最重要的,因此这十年间我没有急于再写关于丰肚法的文章,而是用一系列公开课探索、丰富丰肚法。先是尝试按2006年发表的作文教学丰肚法文章研究的思路,即抽象主题轮廓化——轮廓内容层次化——层次内容波澜化来讲作文公开课。2007年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诞生后,我又将丰肚法逐步丰富为模糊主题清晰化——抽象主题轮廓化——轮廓内容层次化——层次内容波澜化——波澜内容向善化(哲理化)的模式,以便一一与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相对应。这一过程延续迄今,整整十个春秋。
十年后的今天,丰肚法已然成熟为语文味教学法的一个很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核心作文教学法。但丰肚法的文章,迄今我还是只有2006年的那一篇。
现在是到了该写一篇《作文教学丰肚法新论——基于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文章的时候了。
二十年一觉语文味,十年一觉丰肚法。
近些年,中国语文界每年发表文章数十篇的人不少,每年发表近百篇甚至超过百篇文章的可能也不止一人。外省有位教授告诉我,华东某省有位语文名师,曾私下自称其文章总数量在全国语文界位居第一。
我不羡慕别人的文章数量,也不和别人比文章数量。
我不跟你比快,我跟你比慢。
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价值。
我走我自己的路,让别人打的去。
我走我自己的路,让语文教育史说去。
20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