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语文周易
文章标题: 《谢志强:为人所不肯为》
     阅读次数:101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谢志强:为人所不肯为

为人所不肯为

20150515 作者:谢志强   来源:《思维与智慧》 

  有个佛家故事:一个小和尚整天撞钟。照他的理解,晨起暮色,每天撞一次钟,就是那种“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机械单调和简单重复,每个人都会。半年下来,方丈却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难司撞钟之职。小和尚不服气:“我撞的钟不准时、不响亮?”方丈语重心长地说:“你的钟撞得不是不响,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什么力量,因为你心中无‘钟’”。

 

  “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要唤醒沉迷的芸芸众生,达到激浊扬清、心灵空明的境界。为此,钟声不仅要响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心中无‘钟’,即胸中无佛。不虔诚,不敬业,怎能担当神圣的撞钟工作呢?”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实在佛家的眼中并不是那么简单而毫无意义。

 

  也许“认真”是一项无法保证丰收的艰苦耕耘。认真是形而下层面的行为,它收获的往往是形而下层面的满足,它使人生的原生态得以展示,也使人生的丰富性得以体现。

 

  荷兰思想家斯宾诺莎一生穷困潦倒,以打磨眼镜片维持生活。白天,他在昏暗狭小的作坊里一丝不苟地淬炼、打磨、装配,每个程序都精益求精,几乎比夜晚在灯下写哲学著作还要虔诚。在他生活的城市里,没有人意识到斯宾诺莎将是影响几个世纪人类精神领域的大思想家,却都知道他是手艺精湛的工匠。艰辛的劳动使斯宾诺莎双目失明,英年早逝。但若没有认真打制眼镜片的劳动姿态,也就不可能有在思考和写作中燃烧自我的精神境界。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寻求永恒价值的根基,后者是前者在另一种劳动形态上的升华。在为世人寻求光明这个意义上,斯宾诺莎打制的每一副镜片与写下的每一页手稿都具有同等的价值。

 

  认真是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一种态度,一个事事都认真的人,定是一个热爱生活懂得生活的人,他也许会是一个平凡的人,但绝对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人,他的生命将因为他的认真而变得丰满而充实。他的人生没有虚度,而且在认真对待的每一件事情中被赋予了巨大的意义,为人所不肯为,终成人所不能成。

 

  (冰淑摘自《不可不知的佛教故事全集》)

 

?小瞬间;死亡更不是生命的答案,它是推动我们继续前行、探索生命真相的旅行驿站。真实而完整的人生便是包含了生与死的不息过程,在圣者、佛菩萨的眼中,生与死等量齐观,无限的生死只落实到当下一念间——觉与迷,才是真正的生与死。

 

  禅者以一念不觉为死人,大乘菩萨以一念忘失菩提心为堕落,即使一般凡夫,也在用自己的一念造就着天堂和地狱。

 

  (余娟摘自《生命时报》2014225日)



 

最后更新[2016-1-2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