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2016年2月5日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懋仁教授今天在科学网博客发表了一篇题目为《君子与小人》的博文,批评了学术界存在的“学术小人”现象。胡懋仁教授观察细致,思维深刻,文笔犀利,文章写得既痛哉又快哉。胡懋仁教授认为学术君子往往斗不过学术小人。不过我的看法比胡懋仁教授要乐观一些,我认为学术小人毕竟是小人,充其量只是“学术混混”而已,他们看上去风光甚至嚣张,实则是对别人的学术影响羡慕嫉妒恨的一种变态反应,内心里,实际上阴暗又可怜——他们没有自己的学术贡献。我认为,不仅从长远来说学术小人斗不过学术君子,就是从眼前现实来说,这些学术小人也遭人鄙视。学术君子除了在学术高地以强大的心理优势俯视、蔑视、藐视这些学术小人之外,有时也需要抽点时间出来,有选择性地下重手教训一下学术小人,但千万不要和学术小人缠斗。因为学术君子有正事要做,因为学术史的位置,是为做正事的学术君子们准备的。
附:君子与小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胡懋仁教授
2016-2-5 07:56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君子斗得过还是斗不过小人,这话也得两说着。先要简单定义一下在这里所要讨论的君子与小人。君子者,主要是指要做事,未必做大事,但对于所要做的事一定是认真的。在做事的过程中,会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省和检讨,但不会光去责怪别人。所谓小人者,对做事一事没有太大的兴趣,而对于君子们所做的事,以及做事过程中存在的瑕疵,比较斤斤计较,抓住不放,以此证明君子者不过尔尔,而他这个小人不见得比君子差。如果从这种小人与君子之间在这种层面上的攻防战术来看,君子一般斗不过小人。什么道理?
君子一般不会在这个层面上与小人争辩不休。君子要做事,主要在考虑与筹划做事的各个方面。当然,在考虑与筹划时,可能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君子所要做的是解决这些问题。先要找到出问题的根源,再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最后要用行动来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小人则比较倾向于指责君子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并且揪出君子的失误而喋喋不休。小人会不断地指责君子,批评君子,说他们当初不该这样,不该那样,造成了失误与损失,是要君子们来负责的。君子对这些指责不会完全置之不理,但主要关注其中那些合理的批评,但绝不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反驳和辩解。在这种情况下,在外人看来,小人是占了上风,而君子们显得有点讷于言,因而会被外人看出来居于下风。
当然,有时候,由于小人会干出类似捕风捉影的事,并借此对君子大兴攻讦。君子们如果完全不反驳,会给人以他们确实做过这种错事的印象。君子们会据理与事实来反驳小人,但小人会认为这回机会可来了,于是动员一切力量来攻击君子。这种攻击几乎可以达到不遗余力的程度,而且对于小人们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嘉年华的狂欢节。他们欢欣鼓舞,兴高采烈,认为这已经成为他们攻击君子们的主场。在这样的狂轰滥炸之下,君子们实在无暇做出系统的有准备的反击,因为他们确实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做这种看上去很无聊的事情,所以在这个层面上的争斗,君子们也一定会败下阵来。
如果旁观者看到这种情形,最初的印象会认为君子们是理亏的,而小人们是理直气壮的。但是时间一长,旁观者看出了问题的门道,慢慢就会认为,小人们的作为有点无理取闹,实在是不屑一顾。只是小人们不这样认为,他们做这些事是很起劲的,他们认为,他们的智慧,他们的聪明,用在这些方面是能够展示他们的才能的。他们对君子们不太跟他们争辩这些问题的态度,一般是认为君子们在这方面能力不够,争辩不过他们。所以他们会更起劲地要求与君子们争辩。可是那些想做事而不想争辩的君子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在这方面跟小人们较劲,如果被小人们看成无能,他们也只能是无奈。
另外,小人们会认为,只要他们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和君子们争辩,那么君子们肯定是争辩不过的。因而,他们也会认为,只要他们坚持争辩,争辩的最后胜利一定就是他们的。其实,小人们完全不了解这一点,几乎所有的问题,是不可能靠争辩来解决的。争辩只能解决双方中有哪一方面在逻辑上存在问题。如果在逻辑上有问题,那么这个争辩对于逻辑上有错的一方就是失败的了。而如果双方在逻辑上都没有明显的错误,那么即使再争论一百年一千年,也不可能争辩出是非对错。因为在争辩的这个逻辑圈子里,无论是否与实际相符,这个逻辑圈子里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可能也正是因为如此,君子们才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争辩上,不会纠缠在争论在细节上。他们看重的是把事情做成功。至于在争论上是不是能取胜,倒不是他们所在意的。小人们不注重做事,只注重争论中的胜负,认为只要在争论上占了上风,就表明他们的正确与胜利。这样的观念虽然很肤浅,但小人们却认为是最重要的。
在网络上,我们也就看到很多这样的巧辩之士。他们可以说巧舌如簧,说出很多听上去很有些机敏的话语来,会迷惑不少的看客。但是凡事经不得认真追究。如果认真追究起来,那些论点都是依据不足的。但是广大网友并不一定有时间跟他们叫板,也不太会花费时间跟他们叫劲,也就是说,没有人跟他们认真地纠缠。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巧辩之士便认为自己的胜利者,是占理的。而那些看出他们自身的问题,可是也没有时间与精力跟他们纠缠,也让这些巧辩之士觉得占了上风。所以面对这样的局面,所谓君子们倒真是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来应对这些巧辩者。学者吕同六生前常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没有时间生气,我有好多事情要做。”当然,没时间生气,也就没时间争辩。君子往往会被小人打倒。
这也不难看出,为什么在网络上,那些巧舌如簧者所发布的言论往往会得到喝彩,会得到不少点赞,而那些求实的言论反而不被看好,可能就是因为这种看待君子与小人之间的视角有所不同而存在。有看客会问,那么所谓君子为什么不能站出来坚决而勇敢地与小人争辩呢?这似乎又回到了起点。因为那些想做事的人实在没有时间与精力来争辩这些是非。当然,现在看来,也需要一些人有必要站出来,面对小人的巧舌如簧,也需要义正辞严地予以反驳。只是要承担这项工作的人们是要品尝如同恩格斯写《反杜林论》时那种感受到的酸果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954570.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胡懋仁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