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469):鲁迅名言“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原创吗?》
     阅读次数:906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469):鲁迅名言“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原创吗?

少堂志林(469):鲁迅名言“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原创吗?

 2016-2-13 09:08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在中国当代,凡上过几年学的人,大约都知道鲁迅在小说《故乡》中说过的一句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这句话确实是一句富含哲理的名言。不过,很多人认为这句话是鲁迅的原创,这个就不一定。这句话的原创可能是孟子。请看《孟子》的有关原文以及注释和译文:

 

【原文】

  孟子谓高子①曰:“山径之蹊②间,介然③用之而成路;为间④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注释】

  ①高子:齐国人,孟子的学生。②径:山路。溪:人行处。山径之蹊泛指很窄的山间小路。③介然:本指意志专一而不旁骛,这里是经常不断的意思。④为间:即“有间”,短时,为时不久。

 

  【译文】

孟子对高子说:“山坡间的小径,经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条路;过一段时间没有人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现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

 

从《孟子》这段文字看,鲁迅这句名言,有可能是对孟子这段话的有意识地转述或翻译。

当然,也有可能是另一种情况。先说一个关于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文章中经常冒出一些别人的句子,这些句子本来很好,经过苏东坡一用,就更好了。换成另外一个作者,这种现象可能会被认为是抄袭或剽窃。但文学史上从未有人认为苏东坡是抄袭或剽窃——笑话,中国文化史上才华排位绝不在前三名之外的一流才子苏东坡,他怎么会抄袭或剽窃呢?苏东坡只是读书太多,以至于他写出的一些句子,他也分不清究竟是自己的呢,还是别人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当然也不会傻到会去抄袭《孟子》这样的经典,其关于路的名句,大概属于和苏东坡类似的情况:对《孟子》烂熟于心,加上对孟子关于路的这段话有共同的生命体验,因此英雄所见略同。

2016/2/13




最后更新[2016-2-1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