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听吕思清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晚上,“魔弓传奇——吕思清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在深圳音乐厅举行。有朋友送了4张票给我,于是全家四口,晚上一起去听音乐会。
我们家小妇女和她先生,先行去深圳音乐厅喝咖啡。我和我们家老妇女同志,在家吃晚饭。晚饭是老妇女自己包的菜肉包子。我们家老妇女同志做的菜肉包子比较好吃。当然,她做的饭菜不仅是包子不错,其他饭菜质量也不错。据我观察,在我们兄弟几位的媳妇中,菜做得最好的,属于我们家老妇女同志。主观原因是,她从小在家里习惯帮她妈妈做饭做菜,属于比较勤快的一类人;客观原因则主要有二,一是我一辈子基本没有做过饭(说基本,意味着不是全部,比如她出国到澳洲女儿那里去住的时候,我就会一连三个月自己做点饭,当然主要是煮饺子呀、煮面条呀,以及鸡蛋炒饭之类,她回来时我一般会瘦3到4公斤),因此她的炒菜实践经验,比一般家庭妇女要多不少;二是虽然我不做饭不做菜,但我还是资深饭菜批评家。你想想,做什么事情,有一个挑剔的批评家几十年在旁边批评,水平当然会不俗啰。
吃完包子,是傍晚7点钟,老妇女同志打扮换装。我没有什么好打扮的,但洗了把脸。老妇女同志打扮完,我们出门去坐电梯。电梯里只有我们俩,我就对我们家老妇女同志讲刚才我开车下班回家时,在车上听电台主持人讲的笑话。男主持人说,今天三八妇女节,男同胞们都在琢磨着给夫人送什么礼物,许多人觉得很为难,因为送一个礼物吧,多半不合心,搞得不好还得再赔一个红包安慰。主持人说,其实啊,男同胞不一定非要送什么礼物才能让夫人高兴,只要说一句话保证夫人就高兴了。哪句话呢?主持人说,应该进门就说:“媳妇儿,你过什么妇女节啊,你在我眼中,是永远的少女!”我们家老妇女同志听了笑得浑身乱颤。
我和我们家老少女,坐上家门口的地铁三号线,直达深圳少年宫站,出站走几分钟即是深圳中心书城广场。音乐厅就在中心书城广场一侧,我就和我们家老少女一起看起了广场音乐家的演出来。看的是一个4人乐队的演出,觉得无论是唱的,还是演奏电吉他的,都很激情,吸引住我了。其间,有两个两三岁的小孩,跑过去往乐队前面放的琴盒里放钱。这样小的小孩放钱,该是大人教的。我就问我们家老少女,带钱了吗?我钱包里只有银行卡没有钱。老少女说,她也没带钱包,只拿了张地铁卡。我便拿出钱包翻,找出一张折叠在一起的5元钞票,递给老少女。老少女说,太少了吧?我说我有十几天没有现金了。接着又在钱包使劲翻,竟在一沓票据中又找出一个折叠得很小的5元钞票来。我说再真没有了。我要老少女送过去,老少女说,干嘛你自己不送?我说我个大男人,10元怎么好意思送过去?老少女没有再争执,过了一会,送进琴盒。乐队马上有人说了声“谢谢”。
也不知为什么,每次见到这些街头艺术家,我总是很感动,很佩服。那年在悉尼过年,在悉尼繁华街道上,也见到不少街头艺术家演唱或演奏,我都很感动、很佩服。有时看得眼眶热热的。我觉得年轻时这样唱过的,以后的人生多半会有大出息。
深圳音乐厅坐落在深圳市福田中心区。它北靠风光秀美的莲花山,南临深圳市政府,由享誉国际建筑界的日本著名建筑大师矶崎新先生主持设计。其建筑造型优雅独特,外墙采用黄红青白黑五色,蕴含象征中国传统五行的理念,充分融汇出东西方的文化韵味。深圳音乐厅软环境也是一流,拿着票,进了音乐厅外的大厅,导引员会很礼貌地把你带到座位上去。
吕思清的演奏会我这是第二次听,第一次听是4年前在南山区保利剧院。(参见《 程少堂:听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吕思清演奏会有感》一文 (2012-9-25 )》吕思清是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影响的小提琴演奏大师,可能是华人小提琴家中影响最大的一位。4年前,我第一次听他的演奏会印象很好,这次更好。第一次听的也是独奏,但没有钢琴伴奏。这一次,有一位和吕思清已合作100多场次的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青年女钢琴家芦静怡伴奏。女钢琴家不仅琴艺精湛,弹起来激情飞扬,且年轻,漂亮得一塌糊涂,一身天之蓝旗袍,大气同时又优雅迷人。这场演奏会比第一次听给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我这次听吕思清的演奏会,特别注意观察吕思清在台上的细节。我觉得这次吕思清不仅演出很成功,而且在细节上表现出浓浓的大师味道。
音乐厅八点准时停止进入。演奏会开始前,先播放了几分钟吕思清简介视频,然后吕思清以沙汉昆的名曲《牧歌》开始了演奏。沙汉昆是中国第一代杰出作曲家之一,最为脍炙人口、经久流传的作品就是这首《牧歌》。吕思清的演奏感人至深,仿佛拉出了整个人类的忧伤,让人听了直欲落泪。第二个节目是帕格尼尼的《A大调奏鸣曲》,演奏开始前,迟到的观众在幕间匆匆入场,吕思清很体贴地几次环顾乐音厅四周,停顿时间比较长。看到观众都已坐定了,他才开始演奏。虽然《A大调奏鸣曲》这个曲子除了感觉好听,我并未听懂,只是知道演奏难度很大,吕思清的琴弓又急又快。未听懂,但我没有厌烦,因为感受到大师的体贴。我认为,今天的演奏会之所以很成功,除了吕思清的演奏以及芦静怡的伴奏非常激情有感染力之外,我觉得和吕思清对观众的体贴有关。我创立的语文味教学理论,也是最讲究体贴的理论,因此我很容易注意到吕思清体贴观众的细节。 接着在演奏完圣桑的《D小调第一小提琴奏鸣曲》后,是中场休息。
15分钟后,演奏会进入下半场。第一个节目是何占豪、陈刚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节选)。音乐界公认,吕思清演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最佳版本,因为他的演奏最东方,最中国。接着演奏的是陈刚的《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演奏完这两个曲子,吕思清走向舞台左侧休息间。我当时想,刚拉了两只曲子,就需要休息?好在吕思清进去很短时间就出来了继续演奏。后面4首曲子分别是克莱斯勒的《爱的忧伤》《爱的欢乐》《美丽的罗斯马琳》以及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吕思清把克莱斯勒的3首曲子演奏得温柔蚀骨,最后一首《流浪者之歌》则演奏得激情四射。听到最后,我忽然懂了吕思清为何在演奏完《梁山伯与祝英台》和《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之后短暂地回休息室去了一趟——前面是中国曲子,后面是外国曲子,他是通过短暂地回休息室做一个艺术间隔。我们语文教师不也是要懂这个吗?
节目单上的节目已演奏完毕。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吕思清和伴奏钢琴家小声交代几句后向观众致意退场。随后,美女钢琴家站在舞台中央说:“刚在演奏快结束前有个小插曲,大家发现了吗?”台下有一些人在回应,但我没听清他们说的是什么。美女钢琴家接着说,是吕老师把琴弦拉断了,他用三根弦演奏完,真正是‘魔弓传奇’。请大家稍等两分钟,吕老师去换弦了,换了一定给大家加演再加演。”全场掌声雷动。我很欣赏女钢琴家这里说的“请大家稍等两分钟”,而不是说“请大家稍安勿躁”。得体又体贴。
吕思清换完弦再次出场。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他先简介这次来深圳演出和以往的不同——这次是福田区政府和他就将在2016年11月拉开帷幕的首届“吕思清·深圳福田国际弦乐艺术节”签约。吕思清还说,今天是三八妇女节,他最后把爱尔加的《爱的致意》献给所有在座的女同胞。这亦是体贴。
文章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有一次中央电视台举行全国青少年小提琴、钢琴大赛,吕思清是评委兼直播评论员。一次在选手换场的间隔,吕思清与主持人互动后作简要点评,在讲到如何保持演奏激情时,吕思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记者问一位世界著名的老钢琴家,你天天演出是如何保持激情的?别的钢琴家上台就是直接往钢琴走,你怎么老是一边走向钢琴一边往台下细看?你往台下看什么?老钢琴家答道:我天天演出,要保持激情不易,我每天演出开始上台走向钢琴时,看看台下哪里有美女,找到一个喜欢的,我心里一晚上就给她演奏。
吕思清今晚把琴弦拉断了,不知是为台下哪一位美女拉断的呢,还是为台上的美女钢琴家拉断的?
2016/3/8晚草稿,2016/3/9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