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博览群书
文章标题: 《广州梁青:为读书正名》
     阅读次数:1130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广州梁青:为读书正名

国旗下讲话(2016.04.18
为读书正名
——写在2016“世界读书日”前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读书的话题。
        说起读书,我们不会感到陌生,因为身在校园的我们每天都和书本打交道。既然不陌生,那我们谈什么呢?今天的谈话,我想我们会伴随着一些问题进行。
        首先,什么是真正的读书?
        大家觉得读课本算不算真读书?读手机微信算不算真读书?读网络小说又算不算真读书?
        第二个问题:你觉得自己算不算是读书人呢?
        我问你:你多久去一次书店或图书馆?(上次去是什么时候?)你去图书馆是不是为了找一本教辅书籍或练习册?你去书店最喜欢找哪类书阅读?学生时代结束以后,你还会读书吗?会读哪些书呢?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为读书正名”。
        刚才我提出的几个问题是不是刺激到你了?或许你会把我带到你所遭遇的现实中去——
        当学业的重担压得你透不过气来,甚至书包都需要用行李车去拖的时候,你是不是会理直气壮地问,我哪儿有时间去读书?当父母不能跟你进行精神交流,不能给予你足够的心理关怀,你的兴趣得不到多元化开发的时候,你最终是选择了读书,还是选择了沉浸在电视、网聊、游戏的世界里?在浮躁与功利肆虐的当下,当读书已经不能为学习、为就业增加筹码的今天,你会不会在忙着应付铺天盖地的试卷和如潮水般无情袭来的考试的节奏里,依然坚持每天留出哪怕是半小时的时间去读书呢?在我们的内心里,是否早已把读书这个美好的词,窄化、矮化、庸俗化为读课本、读试题了呢?所以,当我看到我高三的学生在冲刺高考的时候,书桌上还放着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当他告诉我他读钱钟书也读泰戈尔,他了解鲁迅也知道康德,他谈论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也谈论文艺复兴的闪耀群星时,我是多么欣慰,我在心里说:孩子,无论高考如何,你将来都会过得很好。
        还记得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和她年轻的儿子安德烈之间展开的那场对话吗?话题就是:我为什么要求你读书?
        是啊,为什么要求我读书呢?读书能给我什么呢?
        好成绩?好文凭?好大学?好工作?不,这些恐怕都还远远不够。读书可以给我们一个好的生活——高品质的生活!我所谓的高品质的生活,不是指狭隘的衣食住行的富足,而是指超越物质层面的高贵的精神生活。就是说,我们就算未必拥有优渥的物质生活,但因为读书,我们的精神世界依然可以无比的丰盈美好,灿烂如画,生动如诗。
 
        今天是4月18日,还有5天,也就是每年的4月23日,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吗?——没错,是“世界读书日”。希望大家能记住这个日子,因为,我们都是读书人,读书人应该记住自己的节日。
        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建议是由西班牙提出的,其灵感来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它源自一个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了恶龙,解救了公主。大家猜猜看,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什么呢?对,就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节日期间,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居民们也便有了赠送玫瑰和图书给亲友的习俗。这个传说温馨浪漫又鼓舞人心。我想,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如果有人把书作为礼物送给你,你都应该感恩,因为,这等于赐予了你智慧和阳光,等于给了你一种思想和生活。
        读书是如此美好。世界各地许多热爱读书的国家在4月23日这一天,或者前后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内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典和丰富多彩的图书宣传活动,图书馆、媒体、出版商、学校、商店、社区等机构团体在这段时间里,都会做一些赠书、读书、演戏等等鼓励人们阅读的事情,把读书的宣传活动演绎成一场热热闹闹的欢乐节庆。也就是说,今天,此刻,世界各地的很多国家都正在为读书而欢庆着。那么今天这场关于读书的谈话,我也愿意把它看作是百年培正为读书而作的一场盛典。
 
        同学们,这个世界可能有很多不公平,而读书,是人人平等的,只要你愿意。
        现在不妨问问自己的内心,真实的回答我三个问题:
        我愿意读书吗?我真的愿意读书吗?我为什么愿意(或者不愿意)读书?
        我想告诉你,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这个来自你内心深处的真实的声音,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你的人生定位和品位。
        是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一个缺乏阅读的民族,是一个精神贫弱的民族;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中华儿女为书而生,为书而死,为书而乐,为书而苦,几千年来,书与无数的伟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今天这个时代,可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墨韵书香。崇尚读书,能让人的生命优美起来、精神世界明亮起来,能让一个民族焕发生命的活力,从而走向文明。
        鲁宾斯坦说,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我想,评价一所学校,是不是也应该看看它的图书馆呢?百年培正今年将迈入第127个年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古香古色的校园里,既有此起彼伏的朗朗书声,更有一个个不是为了考试奔忙却依然在静静阅读的美丽身影。让书香为百年培正深厚的底蕴再添一笔重彩,让“世界读书日”真正住进我们心里,让我们的每一天,都是读书天。
        谢谢大家!
 
 
(广州市培正中学  梁青)

最后更新[2016-4-1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