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高考园地考纲研讨
文章标题: 《心向语文,“轰炸”有术》
出处:李伦琰 编    作者:徐理珍   阅读次数:184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心向语文,“轰炸”有术

心向语文,“轰炸”有术

广州市育才中学      徐理珍 

本人第一次执教高三,一模语文成绩600分;高考603分,高B组29分,高出同组53分。这主要得益于两点:

一是由点到面,都有名师领我进门:如“广州市高三教研活动”;“广州市青年语文教师高三研修班”;“高山文化学校”的专题讲座;连续三年参加高考改卷;常听同一备课组沈洁冰老师、赵卫平校长、余丽芳老师的课……这里的“高考巨人”们各怀绝技,我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尽量学着取其长,补己短。

二是我在如何让考生“心向语文”方面作了一些有效的探讨与尝试。

经常地,有老师抱怨考生不重视语文,不够其他科“抢”时间,其实,是没有把考生的心抢回到语文上来。行随心动,心动才会有行动,因此关键是让考生心向语文,才能赢得主动,只有把考生学语文的心抓住了,才不怕其他科“狂轰滥炸”。育人其实是一门育心的艺术,揣摩高三学生的学习心理,是高三老师获得高效的“引擎”。在这一点上,我们备课组的三位老师都做得相当出色,这也是育才2003届能超越B组的“筹码”之一,我也正是受了他们的良好影响而做了以下四点尝试的——

(一)观念上抓住学生的心——以“事实”服人

我所带的物理班考生一直以“疯狂数理”为自豪,“学理科的人哪有理科不强的道理呢?语文嘛,本来就是我的外行,学不好是正常的”。这股在全班同学脑海中根深蒂固的自以为天经地义的思潮,是我的最大天敌,一日不扭转,一日就学不好语文。但如何才能让他们明白语文的瘸腿对他们的高考就如一颗定时炸弹,会砸了他们十二年的高考梦,从而重视起语文来呢?

我曾经反复讲“短板理论”:一个水桶,装水的容量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你们高考的总成绩也将会由你最弱的一科决定的,但收效不大。在摸索中,我发现两点:一是光讲空头的道理不但不奏效,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老师必须说得技巧些,要么不说,一说就是扎到痛处、扎到心里的那种,说得他们心服口服,说得他们不得不做,不能不改变的那种。二是光讲一遍还不行,要在诸如家长会、月考小结等适当场合利用电脑反复强调,才能把语文的根植进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怎样才能做到?——最能给他们当头棒喝的莫过于事实,特别是往届考生残酷的分数。

     我到教务处仔细查阅了近几年的高考资料,并制作成课件,大家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几番“心理轰炸”后,“洗脑”行动基本完成了。观念的转变,让学生由开始的老师推着他们走,到后来的他们追着老师问,从而在“一模”时就“意外”地突破了600分大关。

由此,我体会到,老师只要肯花心思把他们思想观念送上语文高考的轨道,他们自己就会很有计划很有规律地运行了。在实践中,我们很多老师也会强调语文如何如何重要,但这种强调往往是零碎的、随意的、没有事实例证的,所以“重视语文”的理念还没能深入到学生的心坎里就给打住了,我觉得这时学生学语文的状态就如半发动的机器而已。我下面在尝试中发出的这五颗炮弹就是想让“机器们”彻底地自发地高速地运行起来。

炮弹一:近两年育才物理班各科高考成绩及全级语文高考成绩表:

 

物理班语文

全校语文

02届

567分

554分

01届

564分

563分

03届物理班的目标:超B组赶A组,落到C组是耻辱

心理轰炸:你满意育才的语文的高考成绩吗?作为物理班,年年的语文成绩都是560多分,都有十几个同学是400来分的,你想在这十多人的行列吗?我们是要沿袭育才物理班的历史还是要创造600分的奇迹?作为物理班,严重“瘸腿”的都是语文,与最差的那一科相比都相差30分,真的就相差30分吗?其实,就差那一道选择题而已,3分等于30分,你,没能力拿这3分吗?当一切尚未定局之前,分数还握在你的手里!

心理反馈:“这个成绩的确与我们的理想有很大差距,如果不做一点改变的话,恐怕这就是我们的成绩了。这样的成绩,我不甘心!这样的成绩,对不起自己风雨走过的4320个日子!”

心理“轰炸”:不,你们连这个成绩都达不到!

炮弹二:同是11月月考,同等水平的考卷,2002届物理班在年级中上的有23人,中下的只10人;我们班中上的是13人,中下的却是20人。

心理反馈:“这是整体成绩而已,不是我个人的成绩,我现在感觉还好,我的数理那么强,完全可以把我的总分拉上去的。”

心理“轰炸”:你以为你有多强呀,看看你的师兄师姐吧——

炮弹三:某些语文偏下,其他科好或较好的的有代表性的个案,连考生姓名、各科成绩都一一罗列,让他们猜最终合成的总成绩,结果,他们的预估大跌眼镜。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综合

总分

  成(02届)

812

677

758

719

680

798

陈昶君(01届)

778

764

724

739

686

823

心理轰炸:高考真正的优胜者,是在科科优秀的基础上有拔尖科目的。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综合

总分

陈许健(02届)

548

608

610

612

681

637(超2分,险!)

  娇(01届)

519

690

542

679

612

632(差2分,悔!)

心理轰炸:一科550分,其他600多分,刚踏上重点线。两科500多分,其他600多分,差点上不了重点线——想考重点的同学,语文能不能低于600分?!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综合

总分

周德红(01届)

473

608

561

521

571

552(差15分)

  杰(01届)

420

507

527

628

614

535(差32分)

心理轰炸:一有4字头,其他科又只有500——600分,哪怕有两科600多分,也很难上本科线了。这是瘸腿者的命运!要不要应付式地学你的弱科,要不要让语文沦落到400来分的境地,你自己看着办吧!——想读本科的同学,语文能不能低于500分?!

轰炸结果:感到不寒而栗,从残酷的分数中警醒,主动为自己的语文画定了一条分数底线,心服口服地要纠正自己学语文的态度了,但有畏难情绪。对策:再发连环炮,把脑袋里原有的重理轻文观念炸得稀巴烂,巩固语文在他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没有退路,只有迎难而上。 

炮弹四:结合高考成绩,介绍标准分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自己感悟到“语文的原始分是英镑”“数学是美元”“英语是人民币”,语文的含金量最多,原始分最值钱;因此,要分分必争。

炮弹五:引用谭健文老师介绍的去年年报数据,语文的标准差小,分布在两段的少,集中在平均分上下的多,省平均92分,市平均95分,集中在91——95分的考生,每个点上都是7000人以上。也就是说,每提高1分,就会把7000人挤在后边,而选择题一题就3分,上升的空间很大;默写是我们在“市百题测试”中的弱项,4分,该怎么做?不言而喻了吧?

轰炸结果:物理考生怕背书又常写错别字,背了也拿不到分,全班几乎达成共识——默写这4分太难拿了,不要了。自从给上述的炮弹击中后,不背语文睡不着觉,不做语文心里不塌实,奋起直追,力保强科,主攻弱科。因为炮炮击到心坎里,所以他们发自内心地要学。

牢牢地抓住了学生学语文的心之后,该怎样学?应及时地教给方法:

1、高三科科重要,也不能因重视了语文就忽视了其他科。所以语文除针对较弱的考点整块时间学习外,更需要的是善于把零碎的时间储存起来;

2、稳扎I卷;狠抓默写;突破作文;力争II卷。

很快地我就看到每天下课或午休前、晚自修前都有同学三三两两地或归纳字词,或积累诗歌,或围绕话题大发议论,或看杂志或背书,连打乒乓球时也你发一球背上句,我挡一球背下句……

从中,我感觉到高三的学生一旦发自内心地要学,那他们的行动是很可怕的——主动地“疯狂”地做习题、找规律、补缺漏。有一个理科相当优秀的男生每次做字词成语题时,都几乎全错,语文成绩一直处于年级中下水平,“一模”前两个月,他发了狠劲,每天疯狂地看《现代汉语词典》。到一模时,他以749分名列年级前茅。五颗炮弹都送出去的那段时间,感觉学生就像刚上足了发条的时钟,跑得又快又稳,最后物理班的“一模”平均分真的如愿以偿——“创造了600分的奇迹”。这,让物理考生特别振奋,本来是最弱的语文尚且能学得好,其他科应学得更棒,心理的良性循环促使他们在高考中大获全胜。

因此“想方设法用事实来启动其学习内需,让其心向语文”是制胜的关键,也是高效的根本。

 

(二)题海“轰炸”时抓住学生的心——以“迎合”服人

揣摩学生的学习心理,迎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想要的及时给予,学生暂没兴趣的不要硬塞,这样的题海“轰炸”才会有实效。在分析学生心理时,我主要做了几件工作:

1、揣摩到学生刚上高三很想了解高考卷,我就迎其所好,每周下放一套卷,让其了解高考卷的结构,挑战自己的应考能力。这时是不宜做专题卷的,因为学生尚未了解自己时是不会静下心来泡在专题里的。

2、揣摩到学生做完套卷后很想知道成绩,那我就题题批改,满足学生的反馈愿望。

3、揣摩到学生在评卷总结时很想明确地了解到自己的优势与弱点,我就分不同考点登分,并让学生在备课组特制的“能力跟踪表” (一式两份)中算出各考点的得分率,找出自己的知识盲点、能力弱点,以便日后在专题里重点突破。刚上高三就有套卷的刺激,有成绩的比较,有“敌人”的较劲,有及时的反馈,学生越做越上瘾,同时也越做越茫然,因为有很多的不懂。

4、等学生从整体上熟悉了高考套卷的题型,明白了自己的弱项,知道有认真听课的必要之后,我就出第四招——分专题大刀阔斧地讲解考点,“轰炸” 专题。这时学生听得特别细致,做得特别有“感觉”,因为“这时的心态特别好”,这可谓之 “欲擒故纵”的心态调适法。

5、知道学生用心地做专题时感觉特别敏锐,我就顺势引导,鼓励学生在题海中找出规律来,并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分享所悟所得,最后总结形成程序性的知识,这可谓之“乘胜追击”法。

所以读懂学生的心思,顺势利导,满足所需,投其所好,是题海“轰炸”的艺术,也是让学生心向语文的保证。

 

(三)课堂上抓住学生的心——以“新”服人  

用电脑上课,这是我们年轻老师的优势,上高三这样大容量、快节奏的复习课,若能与电脑有机结合,那才叫高效率,我们赵卫平校长的课就是典范。他的课能让全级学生为之倾倒,不仅仅是他的语言魅力和应考经验,还有他熟练的电脑操作、精彩的高考课件。他要评讲作文,就把学生作文扫描进电脑里,随心所欲地调出来,或让学生热烈地讨论、或自己精要地点评,学生看到屏幕中的字体就犹如看到阅卷场中自己的卷面;他要哪一个话题的范文或哪一年的试题,只要在资料库上轻轻一击,就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讲深讲透;他要总结诗歌的规律,就先预设空白,待小组交流后,让组长把结果输入电脑……有了电脑的高三复习课,对他而言,是如虎添翼,学生说上他的课是一种享受。近水楼台,耳濡目染,我也尝试这样做,分享着他的电脑资源 ,制作一些适合物理考生的课件,把经典的题目、程序性的知识重复调动,反复训练、反复刺激,以求烂熟于心,举一反三。电脑这一新颖的媒体介入了课堂,让追求新鲜事物、喜欢与时代同步的学生在与其它科单一手段的比较中,真心实意地心向语文。

 

(四)课堂外抓住学生的心——以“勤”服人 

    作为第一次带高三的年轻老师,尚未学会遥控,没达到“人不在影响在”的境界,只能在“勤”字上下功夫。物理班的学生相对狂傲一些,刚上高三时我能感受到个别学生不太信任的目光,但我“勤下班”的影子从早读到晚自修都晃在他们的眼前时,他们的心里就塌实了些;再加上“勤听课、勤做题、勤总结”令自己的专业水平远远在他们之上,临考前“勤倾听、勤沟通”令他们的压力得以宣泄,郁闷得以排解,因而就情不自禁地在老师的背后也写上一个“服”字。

“育人先育心,要考生有行动,先要让他们心动;题海轰炸前先给考生把把脉,脉把准了,才瞅准时机对症下药,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是题海“轰炸”的艺术。想方设法地用事实来启动学生的学习内需,让他们全方位地心向语文——是高考制胜的根本”。这是本人第一次带高三就幸运地突破600分大关,超越了B组的感悟与尝试。当然,这些感悟与尝试只是一家短见,实际上,各校生源不同,教学理念和具体做法就不同。

 


最后更新[2004-5-1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