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八面来风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354):做学问不要随便批评别人》
     阅读次数:80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354):做学问不要随便批评别人

少堂志林(354):做学问不要随便批评别人(在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里的谈话)


做学问,最好埋头做自己的,不要随便批评别人。不要养成对别人的学术影响羡慕嫉妒恨,甚至专门喝倒彩、砸场子的习惯。那是“学术混混儿”做派。

做学问不要随便批评别人,主要原因是,人的精力有限,一个人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事实上,一个人花一生的精力,还不一定能做好一件事呢。次要原因是,像人和人之间的理解是很困难的一样,理解一个学者的理论是很困难的。而一旦你真正理解了一个学者的理论之后,你多半就会产生“同情的理解”,你可能不仅会喜欢他的理论的优点,甚至会喜欢他的理论的不足。这就是一些学者在透彻地研究了思想文化史上那些大家之后,往往就会深切地爱上这位大家,有的甚至容不得别人对这位大家有任何非议之词的终极原因。人生由于相遇而相识,由相识而相知,由相知而相爱。学者之间亦然。而学术上的不相知,有价值的批评就很难。不相知却硬要批评,往往是牛头不对马嘴。

做学问,如果一定要批评别人的观点,一般就不要指名道姓。虽然批评是可以既对观点又对人的,但按中国传统,批评对观点不对人,效果会更好些。

如果批评一定要指名道姓,应该就事论事,不要动辄使用全称判断,不要自不量力地妄图否定一个学者的整个理论。

批评别人的学术观点时要先掂掂自己的分量,不要把被批评者想象得和你一样愚蠢,不要说过头话,过犹不及。万不得已要批评别人的学术观点,态度先要尊重(报刊能发表批评某位学者学术观点的文章,只能证明这位被批评的学者的学术分量重,而不是轻,只能证明这个被批评的观点的学术影响大,而不是小),言辞要留有余地。不留余地的过头话,往往遭到无情回击。因为学者都是人,而非圣贤。

除了《圣经》和巫术敢于自称是没有缺陷的,其他任何理论都是有缺陷的。你对别人的理论缺陷(何况你认为是缺陷的地方还不一定是缺陷)说过头话,你自己就要准备在未来承受别人的过头话——因为你的文章也肯定是有缺陷的。

2015/10/29



最后更新[2016-5-2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