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614):因为程少堂,所以语文味》
     阅读次数:97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614):因为程少堂,所以语文味

少堂志林(614):因为程少堂,所以语文味

2016-7-6 08:01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2009年,北京《语文世界》杂志编辑部约我做封面人物,我为该刊写的文章标题是《因为语文味,所以程少堂》。

   其实,先要讲“因为程少堂,所以语文味”,然后才能讲清“因为语文味,所以程少堂”。

   没有程少堂,就肯定没有今天的语文味。

   没有程少堂独特的人生经历,生命体验,就不会有今天的语文味。

   因此我反复说过,不了解程少堂,就不会真正理解语文味。

   程少堂就是语文味。

   语文味就是程少堂。

   在人文社科领域,真正有价值、有意思的学问,不是外在于学者的东西,而是和学者的生命融为一体的。

   语文味理论是这句话的确证。

   “语文味就是我”与“语文味就是‘我’”——这两句话,字面一样,但含义是很不相同的。

   “语文味就是我”——这个“我”,是指程少堂。当程少堂说“语文味就是我”时,其类似于司汤达说“包法利夫人就是我”,郭沫若说“蔡文姬就是我”。

   “语文味就是‘我’”——这个“我”,有引号,是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主体(师生,特别是教师),即师生自己的那个“我”。当我们说 “语文味就是‘我’”时,其含义是指,有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关键一点就是要把教学主体(师生)的生命体验渗透进语文教学过程,使教学主体(师生)的生命体验变成语文教学的重要、必要的资源,使原本“无我”、清冷的教学,变成“有我”和有温度的教学通过将课文主题和教学主体的生命体验相结合相熔铸,打造出既来自于课文主题,又大于、甚至高于课文主题的新的教学主题,形成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中心思想或核心内容。这就是语文味教学理论和语文味教学法的核心思想与灵魂。

    “语文味就是我”这句话,等于说“语文味就是程少堂(之生命体验)”。因此不了解程少堂,具体说不了解程少堂的童年,不了解程少堂的所爱,所恨,与所追求的高端人生目标及其深层缘由,不了解程少堂之生命体验,你就不可能真正懂得语文味。

   “语文味就是‘我’”这句话,意味着语文教学要教学出语文味,就要把教学主体(特别是教师)的那个“我”放进去。不了解一堂课的教学主体(特别是教师),不了解课堂教学主体(特别是教师)之生命体验,你就不太可能真正懂得这堂课。因此按语文味教学理论和语文味教学法,评课要“知人论课”。

    由于每个教学主体的经历、个性、生命体验等等都不同,因此每个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之“我”,都是“这一个”,都不同于别的语文教学过程之“我”。因此我们提倡语文教学要教学出语文味,是不可能出现只教学出一个“味”的现象的。语文味是从程少堂灵魂深处开出的一枝花,但语文味教学带来的绝不是一花独放,而必然是万紫千红。

   其实,直接与间接已研究了25年的语文味,完全可以用这几句话来概括其精髓。

   而这,也即是我和当代中国语文界其他学者的根本区别之所在——别的学者的学问,仅仅或基本上只是纸上的学问,和他的灵魂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我的语文味学问,是直接从我的灵魂中盛开出的,甚或至于也可以说是怒放出的花朵。

   冲冠一怒为平等。

   冲冠一怒为尊严。

   冲冠一怒为自信。

   冲冠一怒为人性的完美与丰富。

   冲冠一怒为自由。

   冲冠一怒为不朽。

   听过我的公开课,或者看过我的教学实录的人都知道,平等,尊严,自信,人性的完美与丰富,自由与不朽等等,这些都是我的教学作品(语文课)的核心教学主题。

   为何这些元素成为我的核心教学主题?

   答案既复杂,又简单:因为在我青少年时代的生命中,稀缺的,渴望的,正是这些东西。

2016/7/6



最后更新[2016-7-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