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先生认为:“有诗心才会做出大学问”“诗心是做大学问的前提”。
人,特别是做学问或自以为是做学问的人,要想有一点学术贡献(不要说大学问),确是需要有一点诗心的。所谓诗心,陈平原先生认为即“注入一种诗的抒情”。我则把“注入一种诗的抒情”,更简洁地叫做“激情浇注”。除此之外,所谓诗心我认为还包括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做自己的事,不随人起舞(特别是不随小人起舞),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磨一剑,用货真价实的成果赢得学术地位。有诗心固然不一定能做出大学问,但一点诗心都没有,天赋本来就不够,自己做不出学问,又对他人的学术成就妒火中烧,整天花无数心机琢磨人算计人,哪里有做出一点点学术贡献的时间和心态?没有诗心,最多只能制造一点文字垃圾。这样的人可鄙,更可怜——就算自以为在学术界混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哪怕混了一个甲子,可是,可怜见,“你的贡献是什么?”(北大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语)
2016/7/12
(本文是2010年为语文味网转载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的文章《有诗心才会做出大学问》写的按语,源地址:http://www.yuwenwei.net/ReadNews.asp?NewsID=7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