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我的60万字论文集《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出版的第一本书。在该书封二的勒口上,是2006年7月11日,我在杭州西湖拍的一张照片(见本文后面所附照片)。这张照片下面,是我写的幽默小品《自嘲小像》。《自嘲小像》这个标题,当然是学习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括号里的文字,是2010年后我补充的。如果是在其他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我这篇极个性、极另类的《自嘲小像》,肯定是印不上去的。这本书出来后,不少朋友曾对我说过,这个《自嘲小像》如何个性,幽默,都是否定句,以前没见过有这样写自我简介的。也有人模仿它写自己的个人简介。几年后,有一位初中语文教师对我说,这个《自嘲小像》,有点像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我仔细一看,可不是有点像。不过我写这个《自嘲小像》时,完全没有想到《五柳先生传》。我们小时候没有学过《五柳先生传》。大学时倒是读过,但不太懂,印象并不深刻。文革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这篇课文。但收录这篇课文时,我已不在中学教语文了。不过,自有人说这个《自嘲小像》有点像《五柳先生传》之后,我就积极去钻研,并从此爱上了《五柳先生传》。甚至五六年前,有一次,有人约我在湘潭讲公开课,我报的课题就是《五柳先生传》。可惜这次活动流了产,没搞成。
这张在杭州西湖著名景点三潭印月旁照的照片,我很喜欢。喜欢的原因之一是,这张照片来之不易,可说是天赐。当时,我的佳能数码相机电池老化有问题,到西湖时,相机没有电不能开机。走到三潭印月旁,意外发现相机能够打开,但仅仅照了这一张照片之后,相机就又没有电了。回深圳后,就是10年前的今天,我把这张照片放到《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封二的勒口。

后来,先后有几家报刊,约我做封面人物,需要同时发表一张照片,我就把这张照片以《程少堂最美照片》为文件名,发给编辑。这种事做过好几次了。
十年前的我,多年轻啊。
现将这张照片和这篇《自嘲小像》,录此存照。

自嘲小像
年龄:不是烈士,未到暮年
产地:不是城市
学历:不是博士
职称:不是正教授
(补充:现在是的了)
文章:不过百余篇
专著:不过百万字
影响:不算太有名
荣誉:不是特级教师
待遇:不是政府津贴享受者
(补充:现在混进去了)
学问:不知语文味儿是啥味
依旧为之三月不知肉味
个性:不知被人笑为一只特立
独行的猪是贬义还是褒义
理想:不想永垂,何必不朽
2016/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