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逸闻轶事
文章标题: 《钱艺兵:琐忆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
     阅读次数:198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钱艺兵:琐忆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

琐忆扬州评话大师王少堂 



                                        ◎ 钱艺兵


  

20065月,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正式公布,扬州评话有幸名列其中。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正和几位朋友在茶座里品茗,无意间发现墙壁上挂着王少堂说书的照片,他目光炯炯、挥臂张口,似乎让我听到了雷霆万钧般的历史声响,尘封的记忆浮现眼前。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在扬州中学读书,与王少堂子女慧明、慧安同学,相处甚笃,常去王家串门。王少堂的家与主人一样低调,深藏在湾子街一条幽静的小巷———三多巷10号内,三间两厢外加前厅、后厢,是座典型的扬州四合院。在我的印象中,王少堂是位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长者,丝毫没有“大腕”的架子,也从来没有看见他对谁发过脾气。 

 

王少堂是全国著名的扬州评话艺术大师,曾担任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现改名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因此到王家造访的客人很多,最频繁的大约要算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的孙龙父教授。孙教授是著名的书画家,他当年题写的“瘦西湖”匾额至今还悬挂在公园的门楣上。那时候,孙教授每天在王老午睡后准时上门,从不间断,他们在一起总有谈不尽的话。后来我才知道,孙教授受江苏省文联委托,正在对王少堂《武松(十回)》书目进行整理。王少堂对孙教授很尊重,背后称孙教授为“海陵才子”,这可能缘于孙龙父是泰州人。  


过去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看戏要看梅兰芳,听书要听王少堂。”这说明王少堂的扬州评话在群众中影响很大,声望很高。王少堂精湛的艺术成就来源于他对评话艺术的执著追求。晚年的王少堂较少外出演出,可他在家里并不闲着,承担着培养扬州曲艺后备人才的任务。每天早餐后,王少堂端坐在藤椅上,右手捧着紫砂茶壶,左手轻轻地敲击着藤椅的扶把,眯着双目倾听身旁的一个年轻人“还书”。“还书”是曲艺界的行话,意即学员在老师面前复述学过的书目。这个“还书”的年轻人长得很英俊,用现在时尚的话来说是个帅哥,听说是王少堂的关门弟子,可王老从不喊他大名,总是亲切地唤他“小黑子”。小黑子对王老很尊重,还完书后,总是毕恭毕敬地聆听老师的指点,然后不厌其烦地修改、复述。看得出,王老对这个弟子也很满意。有一天,王少堂对小黑子说:“你们不要小看说书,这里学问大着哩。你们不但要跟我学,还要跟群众学习。我年轻时拜访过好几位拳师,向他们请教各种拳术刀法的招式和路数。”“提起拳术刀法,还有一段故事呢!”王少堂的夫人史锡玉在一旁插言道,“那是解放前夕的一个年关,书场来了几个地痞流氓,想弄些‘外快’。当时王少堂还在台上说书,他们就倚着台下的柱子听。听着听着脸上变了色。原来王少堂正在说武松狮子楼斗杀西门庆的章回,他把武打的一招一式交待得清清楚楚,一拳一脚描摹得出神入化。这几个地痞心想王少堂肯定是个武林高手,不要吃不了兜着走,于是悄悄地开溜了。”我们听了,忍俊不禁,哈哈大笑。  


王少堂惜时如金,注重学习,因此知识阅历十分丰富,兴趣和爱好非常广泛。他酷爱书画,不仅自己能写一手好字,而且收藏了许多名人字画,有郑板桥、金农、任伯年、吴昌硕、鲍娄先、齐白石等大家的作品,另外还有许多画面精美的折扇。这些字画和折扇,少量是亲朋好友赠送的,大部分都是他自己掏钱买的。他的卧室有字画点缀,宽敞的客厅更是挂满了各种字画,其中两壁的字画经常更换,而中堂的一幅郑板桥的真迹《兰竹石图》却是固定不动,画面是一块峥嵘的顽石,石后挺拔着几竿翠竹,石下长着一蓬郁郁葱葱的兰草。王少堂很喜爱这幅画,一有空闲,就会捧着那把小巧玲珑的紫砂茶壶,一边饮茶,一边揣摩,伫立良久也不会更换一下站姿,仿佛整个身心都已融入了画的意境之中。他多次叮嘱我们:“做人要有竹的高风亮节,兰的冰清玉洁,石的坚强不屈。”  

 

除了字画,王少堂也喜欢印章。他珍藏着各种各样的石块,有刻字的,也有没刻字的,什么田黄、鸡血等等。茶余饭后,王少堂便把这些宝贝翻出来反复欣赏,看他认真观赏的神态,全然不像古稀老者,倒像是个充满童心的大孩子。  


王少堂还很喜欢养猫。他饲养的一只大花猫“乌云盖雪”非常惹人喜爱,体硕毛亮,两眼炯炯有神,大约喂养的时间久了,与王老很有感情,整天围着王少堂的脚后跟转悠。我记得当年曾经有本杂志刊登过一幅彩色照片,题目就叫“王少堂和他的爱猫”,画面是晚年的王少堂悠闲地坐在椅子上抚弄他的“乌云盖雪”,而猫仿佛通人性似的。亲昵地依偎在王老的身旁。这张照片的摄影师抓拍十分到位,采光柔和,很富有生活情趣。听王老家里人说,王少堂爱猫还有一个原因。为了说书的需要,王老年轻时经常到动物园观察老虎的神态,后来年纪大了,外出不方便,便养了这只猫。从动物学的分类来说,虎属猫科,猫捉老鼠一扑一闪的敏捷动作与虎相似,王老从中得到借鉴与启迪,这也许就是王少堂把景阳岗的老虎说得那么传神的奥秘了。  


如果说作家陆文夫是苏州的美食家,那么扬州的美食家非王少堂莫属。王老平日的饮食很考究,这缘于夫人烧得一手好菜。面食,他喜欢夫人烙的扬州风味小吃“烂面烧饼”;菜肴,最酷爱的就是 肉。王老对扬州的 肉是很有研究的。有一年深秋,正是蟹肥菊黄,我被留在他家用餐,乘兴,王老绘声绘色地讲述“葵花大 肉”的来历。说是唐代郇国公在扬州宴客,府中名厨韦巨元拿出看家本领,山珍海味令宾客无不叹为观止。当葵花 肉被端上桌时,大家眼珠都定了格,只见这道菜用硕大的肉圆子做成葵花心,犹如雄狮之头。众宾客因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便劝酒奉承道:“公应配九头狮子帅印”。郇国公听后,满心欢喜,举杯一饮而尽,说:“为纪念今日盛会,葵花 肉就易名为‘蟹粉狮子头’吧!”后来,宋代诗人杨万里来扬州,品尝“蟹粉狮子头”后赞不绝口,即席赋诗云:“却将一脔配两螯,世间真有神仙鹤。”诗人将吃葵花 肉的人比喻成“骑鹤上扬州”的富贵神仙,可见这 肉味道好极了。王老的讲述绘声绘色,仿佛表演评话,让我既饱了口福,也满足了耳福,更为王少堂丰富的知识折服。


1964年夏,王老的爱女慧明高考落榜,心情压抑。一天晚上,王少堂关切地问女儿打算怎么办?慧明摇摇头,一言不发。王老诚恳地说:“花盆里栽不了万年松,好儿女应该志在四方。董必武身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尚且送子务农,我是全国人大代表,也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儿女大了,应该独立思考,我只是希望你能识大体,明大义,到艰苦环境中磨炼自己……”后来,慧明愉快地向校领导递交了要求到农村锻炼的决心书。  慧明临离开家时,王老亲手递给她两本刚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还散发着油墨芳香的评书《武松》(上下集),语重心长地说:“女儿下乡务农,做父亲的感到光荣,但我一不送钱,二不送衣,只送《武松》两本,希望女儿以武松打虎的精神对待困难,战胜困难,做一个于国、于民有用的人!”后来,慧明果不负父望,在兴化县农村渔场踏踏实实干活,多次被评上渔场、县级劳动积极分子和先进生产者。  


有一次,我与慧安捉迷藏,意外地发现王家后厢房停放着一口棺材,掀开覆盖的黑布,只见棺材的正面题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王少堂之灵柩”字样。我好生奇怪,壮着胆问怎么回事。王老微笑着答道:“古人有盖棺定论之说,但愿我到时候不负这题字啊!”   


王少堂的这口棺材最终没有保住,“文革”期间被造反派一把火烧掉了。此事是20年后,听王少堂的女弟子、扬州弹词表演艺术家李仁珍亲口讲述的。李仁珍还告诉我,她有个雅号叫“李大胆”,是当学员时,王少堂亲自起的。她还清楚地记得最后一次见到王老的情景。1966年严冬的一天,李仁珍作为“黑线人物”,被押到红旗剧场(今娱乐城)接受批斗。剧场的舞台上站着一长溜文艺界的“牛鬼蛇神”。李仁珍一眼就看见了头发花白的王少堂,他那羸弱的身子象一根枯草在口号掀起的狂风暴雨中摇晃,胸前吊着一块大牌子的细铁丝深深地勒进了老人脖子的皮肉里。在造反派的严厉逼供中,她没有掉泪;在沉重的体罚和卑鄙的人身污辱中,她也没有掉泪,然而,看到恩师这副模样,李仁珍忍不住哭出声来。哭声惊动了王少堂,他吃力地抬起浮肿的脸,望着李仁珍凄然一笑,颤颤地举起拐杖指着台上的造反派,悲愤地说:“他们就是我们的敌人!”这是王少堂留给自己心爱的女弟子的最后遗言。  


在我的记忆中,王老身体一直很好,他十分注意锻炼和保养,每天东方微微发白,就起身练静坐气功,独自一人在自家庭院里闭目修炼,然后在院子里慢步转圈子。他转圈子的动作很特别,头稍稍上昂,双目似睁非睁,两手模仿鸭子划水的动作,轻缓有节,也许这就是传说中扁鹊发明的“五禽戏”。这样的锻炼,王老早晚各一次,每次在半小时左右。由于坚持锻炼和注重营养,所以他的健康状况一直都很好。是“文革”这场浩劫,使王少堂这么早就离开人世。这是历史的悲剧。 

 

历史是公正的。茶座里挂着王少堂的巨幅照片,表达了人们对这位扬州评话艺术一代宗师深切怀念之情!  


扬州评话曾经魁占江南。如今它仍然拨动着众多喜爱传统文化的扬州人的心弦。据说,已有有识之士建议将王少堂故居,即湾子街三多巷10号,辟为扬州评话博物馆。倘若此建议得到实现,可为群众提供瞻仰与缅怀王少堂风采的场所,也可延续扬州评话这一传统艺术文脉,让历史见证其几度的沉浮与繁华。



最后更新[2016-8-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