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说语论文
文章标题: 《“派入阳平的入声字之判断”猜想》
出处:阿来编辑    作者:王中华(阿来)   阅读次数:2276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派入阳平的入声字之判断”猜想

派入阳平的入声字之判断猜想

     深圳市华侨城中学     王中华(阿来)

 

 音韵学不要说对于一个中学生,就是对那些如果不是术业有专攻的大学生来说,也无异于天书。平仄虽是应了解的常识,但这一关就难得过,因为有入声字入派四声,这四声指的是今四声。可怎么个派法,令人糊涂。如果入声字派到今上声或去声,那么,自然是古今同仄,都是仄声,不会引起麻烦,但如果是入声字却又派到阴平或阳平,那么,古入声字本是仄声,今音却分明为平声,可若以今音平声视之,则大谬矣。古今平仄不合,仅此一事,就难煞人了。况且,诗歌常识、平仄知识也是作为一个中国学人的起码素质!平仄不分,格律不明,读哪门子的诗?即使是对联,讲仄起平收,平仄都搞不清楚,起什么?收什么?联孰上孰下?自然也是一塌糊涂。

虽然有华中师范大学王昌茂先生全浊入声变阳平,次浊入声变去声之说,但先生又说,清音入声字,到了现代普通话里,就没有很清楚的条理可循了。”“古清音入声字这种无规律可循的演变情况,对于有入声方言区的人来说掌握起来实在只能说是个遗憾。湖北大部(东南角咸宁地区除外)、川、云、贵、桂西北、湘西北属北方方言之西南方言区,是有入声方言区  自然也在遗憾之列。而且,那么多的专业术语,对不是专研它的人来说,实在是太佶屈聱牙,太深奥,太理论了。

怎么办?常用的古入声字就有500来个。最多的有将近二分之一变读为去声,最少的有约占百分之六的变读为上声——古音今音同为仄声,不矛盾,且不管它;不多的是约占百分之十五的变读为阴平——,矛盾,不是我的研究范围,管不了;最麻烦的有将近三分之一变读为阳平,靠记忆吗?这让我记起了读大学时默写50个入声字的情景,乖乖,想起来至今还头疼,差一点恨死《音韵学》和那个可爱的老头了。

    后来,我竟然找到了一种规律。我把它概括为一句话,即现代普遍话中阳平异读的,是入声字,这就是我所谓的派入阳平的入声字之判断猜想。

所谓异读,指的是在拼读四声时,阳平调有时会出现两种发音,如:xia的阳平,就有xiá()xiá()两音。  xiá()为顺拼xia()xiá()xia(没有对应汉字)xià()的发音。而xiá()呢,则在顺拼中找不到这种发音,它是一种变读音,我就叫它阳平的异读

普遍话中,为阳平的异读音,那么,根据上面的规律,可以猜想它为入声字。

再举一例,如shi音,顺拼发音为shi()shí ()shi()shì(),但这个字在顺拼发音中却找不到这种发音,必须要将阳平变读,即拼读成shi() shí()[变读音,即异读]shi()shì()。那么,在普遍话中,为阳平的异读音,我们可以猜想出为入声字。

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我找了近百个入声派入阳平的字来试,验证它们是否是古入声字,果然字字不爽。而且,我发现有些阳平调的音节集合,它们没有阳平调顺拼读音,只有阳平调异读音,猜想它们的集合内的汉字统统都是入声字,也十分准确。如下列音节所代表的汉字集合:bié集合,bó集合;fá集合,fó集合,fú集合;dá 集合,dé集合,dí集合,dié集合;gé集合,guó集合;ké集合;jí集合,jié集合、jú集合、jué集合;xí集合;shú集合;zá集合,zé集合,zhí集合,zhú集合,zhó集合,zhuó集合,zh óu集合,zú集合……集合中的汉字都只有异读音,而顺拼读音找不到相应的汉字,因此,集合中的汉字都是入声字。例如fá”集合,只有乏、伐、阀、筏、罚异读汉字,没有一个是顺拼读音汉字,可以猜想:集合中的汉字即这有且仅有的五个汉字,他们全都是入声字。

而且,归入现代普遍话中阴平或者上声或者去声的古入声字,在西南方言区(指二自然段所指的六省区,下文西南方言区所指亦同)中如果发音属阳平的异读的,这个字猜想也应是入声字。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诗: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诗的开头共四联,除了第二联用了平声韵,第一联和最后两联用的都是入声韵,这就显示了全诗的基调:凄凉、压抑。不懂得这一点,理解诗歌就流于肤浅了。而最基本的,首先得知道哪些是入声字,是否用了入声韵。韵脚”“”“”“”“中,除了,西南方言区本也读阳平的异读,与现代普遍话发音相同。根据现代普遍话中阳平异读的是入声字这一规律,很好猜想它是入声字。而”“”“在现代普遍话中都念去声,在现代普遍话中念阴平或者去声。在西南方言中,以上四字与现代普遍话不同,它们都读阳平的异读音,可以猜想,它们都是古入声字。

由此看来,西南方言区这些有入声方言区,可以比讲现代普遍话的人更容易区分哪些是入声字,而不是更遗憾。他们只要记住一句话:西南方言区中发音为阳平异读的,是入声字

当然,这种规律并不能网络天下所有派入阳平的入声字,它猜想的是阳平的异读即为入声,而不能逆推为所有入声派入阳平,就一定为异读’”。如冰雹’’,是入声字,但它就不是阳平的异读,而是阳平的顺拼读音。常见入声字派入阳平有少数字属于这种情况,自然,也是一种遗憾

 

 


最后更新[2004-9-2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