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书房空调漏水,请人来修理空调时,我在书房窗台上发现上周和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说的《马恩选集》四卷。第二卷已很破旧了,版权页标明是1972年人民出版社版本,出版已45年。我买了也有38年了(1979年念大学一年级时买的)。《马恩选集》我买过两套,还有一套平装的。《列宁选集》也是同时买的。《毛泽东选集》四卷本,那当然更早就有了。

我将上面一张《马恩选集》照片发到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QQ群里,工作室杭州的一位老师马上留言说:“程老师的研究精神,无人能敌的。”
接着我在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QQ群中说,我随便翻翻,拍几张近40年前阅读《马恩选集》的痕迹给大家看看——











看着这些记号,我忆起当年勤学苦读的青葱岁月。从这些记号,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成员也会发现,其中有我在工作室、文章里常说的理论体系问题,幽默问题,理论思维的重要性问题,特别是哲学理论的重要性等问题。还有我面对有些人对语文味莫名其妙的表扬与攻击时,常引用的马克思的名言“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等(我在引用马克思这句名言时,常会顺便幽默一句“当人们谈论语文味时他们在谈论什么”或“你说的是王少堂的语文味吗?”“我不是语文味论者”等)。在《马恩选集》一篇文章的天头,我还写了《列宁选集》某处也论述到宗教问题等的字样,说明当时我在同时配伍阅读《列宁选集》。
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成员可以证明,近40年前阅读的《马恩选集》等伟人的著作,现在还深刻的影响着我的学术追求和学术语言。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大学文科学者从来不读马恩列斯毛的,极少。但中国当代语文界的名师,除了学生时代和做语文教师时在语文教材上读过一些革命导师的著作,另外还认真读过马恩列斯毛,尤其是读过马恩原著的,罕见。
这当然是中国当代语文界的一个不足。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天才式人物,且都富有激情。相对来说,恩格斯内敛一些,马克思比较外露。马克思的性格更诗人一些。由于二人都是激情澎湃,加上文化修养很高,因此马恩的许多理论文章的语言,像诗一样优美,极富感染力。如《共产党宣言》,那分明是诗啊。当然这是许多德国思想家的特点,像尼采,根本就是一位诗人。我一直都是比较喜爱马恩的文章的,过去几十年间,马恩的有些文章,我读过多遍,受益匪浅。
因此我要给我工作室的成员提一个有点不识时务、老套的建议,即大家买一套《马恩选集》,有空选读其中的一些文章,吸取一些营养。
建议老套,我认为有益。作为当代中国的一个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在教材之外,再读一点马恩列斯毛的原著,无论你有多优秀,专业视野上,我认为也是有缺陷的。
2016/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