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试题下载谈天说地
文章标题: 《我国“学术期刊”之乱象》
     阅读次数:71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国“学术期刊”之乱象

我国“学术期刊”之乱象 

 2016-9-14 09:19 |个人分类:争鸣|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近日,科学网博客上“董鹏”事件在持续发酵,一些博文已经指出该事件暴露了期刊界和学术管理体制上的不少问题。昨天,实名举报的徐剑华先生也站出来,直指学术界这种无耻现象(见徐文《阻击“论文大神”董鹏的一点体会》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35778-1002722.html)。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和科研,谈谈我国学术期刊的乱象及常见的垃圾期刊(下文解释)及评判标准,并分析乱象之原因。另,本文侧重谈人文社科领域的期刊。

一、多如牛毛的“学术期刊”

笔者曾在哈尔滨师范大学任教6年,每到夏季硕士论文的答辩季,看到学院学生提交

上来的已发表论文目录,每次都震惊不已,因为中国的学术期刊实在太“丰富”了,“创造力”无限,比如什么《才智》、《学周刊》、《黑龙江科技信息》、《兰台世界》、《人民论坛》、《安徽农业科学》等等。这些期刊我一律称之为“垃圾期刊”(下文解释原因)。一方面能体会硕士生的无奈,因为按照学校规定(暂且不论是否合理),硕士毕业至少要有公开发表的一篇论文,另一方面我们教研室的学科科学技术史(及科技哲学,在一个教研室)很窄,国内学术期刊很有限,加起来也就20来种(科技史+科技哲学,含部分有相关栏目的学报),连国内的教师都满足不了,遑论硕士生?别的专业大致也类似,造成了国内“学术期刊”遍地开花,而且众多的旬刊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蔚为壮观!

二、为什么说它们是垃圾期刊?

以上面我提到的这六种期刊为例(这几种期刊我“面熟”,较熟悉),它们无一例外的都是旬刊(《兰台世界》从今年改为半月刊,但去年出了41期!因为还增加了5期增刊),而且每期发表“论文”均在200篇以上,以河北师范大学主办的《学周刊》为例,2016年第36期(今年确实已经到了第36期,怪哉)为例,“论文”有336篇,按照这样的规模,一年该杂志生产336X3X12=12096篇论文!(2015年该期刊生产论文9188篇,数据知网可查到)版面费一年收多少,大家可以计算。这恐怕是“学术期刊”多如牛毛的另一个原因。

那么为什么说它们是垃圾期刊呢(一些人不同意垃圾期刊、垃圾论文的称谓,认为“存在就是合理的”,按照这样的逻辑,一切犯罪事实、不合理现象都不需要追究了,“天下太平”!)?

1、  以牟利为目的,这点上面的例子已经说明问题了。

2、  短平快

主要特征是“论文短”、“发表快”。再以《学周刊》2016年第36期为例,论文336篇,共256页,平均一篇不到一页!尽管论文不能以长短论水准,但对人文社科学科而言,整本整本的“学术期刊”全是这种多半页、一页A4纸的“论文”,不是垃圾期刊是什么?这种期刊就是牟利为目的的,没什么同行评议,编辑部其实就是一个皮包公司,给钱就发表。

3、挂羊头、卖狗肉

这也是认定垃圾期刊的一个准则,或者说判断依据。就是要么期刊不设栏目,要么设置的栏目无所不包(这样才可以来者不拒),或者刊载的“论文”与期刊定位严重不符。举例如下。

比如辽宁省档案局主办的《兰台世界》,既然取名为“兰台”,顾名思义,就应该集中在档案一类论文,但是看看该刊今年第16期发表的《影视剧中的孙悟空形象》、《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等等,姑且不论这两篇论文的质量,只关注它们的范畴,是哪门子的“兰台世界”!简直是兰台胡扯!

还有一种玩花样的形式是出各种所谓的“学术版”,比如《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一期“论文”320多篇!

笔者认为,大致可以这样判断:在我国人文社科领域,只要的旬刊的所谓学术期刊(注意这里只是指以学术期刊自居的),基本是垃圾期刊(在写本文过程中,发现我国还有周刊“学术期刊”,比如科幻世界杂志社主办的《商》);半月刊的所谓学术期刊,绝大多数是垃圾期刊。这绝不会冤枉它们,大家可以到知网看看,这种垃圾期刊有多少。当然,月刊里面的也不少,需要再甄别。

三、为什么出现这么多的垃圾期刊?

1、  有市场

前面已经说了部分原因,主要说的硕士生毕业这块。其实还有两大领域,一个是大中小学教师,一个是医学界。当然主要是职称评定原因导致的。

2、  有“靠山”(看看它们的主管或主办单位)

《赤子》——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这可能是山寨的?)

《学周刊》——河北师范大学

   《兰台世界》——辽宁省档案局

《商》——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科幻世界》杂志社

《人民论坛》——人民日报社

《新课程导学》——贵州省教育科学院

《安徽农业科学》——安徽农业科学院

《黑龙江科技信息》——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学会

《财经界(学术版)》——国家发改委  

《新经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大家健康(学术版)》——吉林省医学期刊社,吉林省卫生厅

《中国校外教育》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欢迎补充!


不再列举了,太多了。笔者另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科协(无论什么层次的,特别是省级的)是这种垃圾期刊重灾区。此现象很值得研究!特色鲜明!

3、  期刊的噱头或包装

以《兰台世界》为例,封面上自诩“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核心期刊”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内最知名的就是北大图书馆核心期刊(知网收录中有“中文核心期刊”标志,指的是北大图书馆核心),但是在该刊2014年的名录上早已经将《兰台世界》剔除,哪里来的这个称号?至于另一个中国学术核心期刊,更是山寨的。


4、  监管部门不利

这些期刊都是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的ISSNCN号,不知道为何泛滥到这种地步?其实对于目的为学术期刊类的,只要是旬刊,就不能批准。这是违背学术规律的,一份杂志年产1万多篇论文,还是论文吗?不是垃圾是什么?

四、如何解决?

这不是本文能论述了的事,想了几条,也许肉食者能看到。

1、  取消硕士生答辩前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

2、  取消中小学教师、各地医院在评职中的论文要求,或者至少大幅度减轻其考量程度

3、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严格控制、管理学术期刊刊号,半月刊、旬刊、周刊类学术期刊直接取缔(至少在人文社科领域应如此;月刊每期论文过多的,也应该整改,笔者认为一份月刊,论文数的上限应该是50篇——最多了,再多的话,无法保证正常的审稿、评议程序)。

4、  设立专门的举报机制,事实核实清楚的,发现一个,查处一个。

5、此条根据网友意见补充,说高校或研究机构应该建立“学术期刊”黑名单,此举笔者非常赞同,但高校实施起来阻力会比较大。其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4年11月曾公布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命名录(共5756种,见:http://www.gapp.gov.cn/news/1663/231784.shtml,后附),就剔除了大量的垃圾期刊(仍有个别漏网),如果高校在职称评定上,参考此名录,就会有很大效果。

附: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名录

学术期刊名录.doc




最后更新[2016-9-14]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