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罗庚先生的学生王元曾说过,在中国内地工作的数学家里,华罗庚是最伟大的。(《王元:我心目中的华罗庚》,《中华读书报》1999年12月22日)
华罗庚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华罗庚推广统筹法优选法的时候,是他在国内产生最广泛的社会影响的时候。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是他受挤兑最多的时候。许多关于华罗庚的文献都有如下一段话:“有些心怀叵测的小人,时时向华罗庚放冷箭,华罗庚搞理论研究的时候他们批评他脱离生产实际,搞统筹优选的时候又批评他不搞理论研究。华罗庚不为所动,他说:‘你说你的,我干我的。我只知道统筹优选对人民有利,我要搞;我知道,没有理论就搞不出优选来,所以理论也要搞。’”(中国青年网:《为数学而生的大师》)
华罗庚是伟大的数学家,我只是一个研究语文的小学者。虽然如此,在搞语文味研究过程中,我也曾有与华罗庚先生类似的遭遇。当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影响很大的时候,有人说什么“语文味的显性成果不多”。我当时就问,你说的显性成果指什么?语文味研究,作为此前没有任何经费、仅凭一个学者单拼独斗研究十多年的纯民间的学术课题,从当年的星星之火终于演变为今日的燎原之势,百度语文味可知,网上语文味研究文章有数十万之多,语文味的文章如此浩瀚,这不是显性成果是什么?是我一个人写十几篇几十篇语文味文章有价值,还是像现在这样,语文味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有价值?2009年,我被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列入《中国当代十大名师研究》课程;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张岩的近30万字长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荒原中的舞者——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在北京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在职语文教师之语文教师思想的学术专著,这些不是显性成果是什么?
后来,有人曾私下对我说:“你把网上那些数十万语文味文章列为是你的语文味研究的影响,网上那数十万语文味文章都写到你了吗?”听了这话,我冷笑一声,起身走人。
201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