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漫谈文化。以下是实录:
【群主】Don(316569452) 17:04:24
所有有志向不甘平庸的老师,特别是女老师,小学老师,都要下决心读两三部哲学书。不懂没有关系。把不懂的书读两遍,你就升华了。
【群主】Don(316569452) 17:05:00
当然,现在中学老师小学老师,在许多城市,学历是一样的。
【群主】Don(316569452) 17:06:08
没有人逼,中小学老师自觉读理论书的人是很少的。
【冒泡】陈嫣芹(1004282850) 17:10:33
对于小学女老师应下决心读的哲学书,程老师有推荐不?谢谢。
【群主】Don(316569452) 17:37:23
从语文味工作室书单中挑。张世英的。用一年时间读两遍。要求写读书报告,开读书报告会。读两遍,你这个学校语文教师就会大不一样。
【吐槽】赵云(49784861) 18:26:30
要想来点深刻,就去看看尼采的;
要想来点辩证,就去看黑格尔的;
要想来点宏观,就去看达尔文的;
要想来点痛苦,就去看叔本华的双击查看原图
【吐槽】赵云(49784861) 18:27:09
要想看语文味思想体系的,就去看程老师的专著。
【群主】Don(316569452) 18:50:29
不要听赵云胡说。一般中小学老师看什么黑格尔尼采的。看当然有好处。但就结合工作而言,看这些不是最紧要的。
【群主】Don(316569452) 18:53:45
黑、尼、叔,主要是思想启迪。而对中小学老师而言,方法论、哲学思维最要紧。因此阅读北大最新哲学教材最好。
【群主】Don(316569452) 18:54:07
赵云说的不是“正道读书”。
【群主】Don(316569452) 18:55:39
看看张世英,知道哲学思维包括哪些方面,哪些问题,对语文味教学设计中的文化开掘指导意义。
【吐槽】梁青(广州培正中学)(1159706653) 19:39:39
教授下周的报告,能否也跟广州基地的老师们讲讲这个?因为绝大多数老师最头疼的是文化意义的开掘,而且文化是语文味教学的一大特色。
【群主】Don(316569452) 20:20:15
客随主便,梁青要我讲啥,我就讲啥。除了党的秘密不能讲。文化开掘是语文味教学的难点之一,但我不认为文化教学是语文味教学最难的地方。最难的也许是“一语三文”四个要素的知识选点。这里最看教师的功夫,骗不了人。
【群主】Don(316569452) 20:23:45
如果“一语三文”中语言、文章、文学三个教学要素和环节的教学选点选得好,文化教学不是大问题。
【群主】Don(316569452) 20:24:38
运用语文味教学教学法,其课的质量,主要由前三个环节(语言、文章、文学)决定,文化是亮点,是锦上添花。
【群主】Don(316569452) 20:32:16
在“一语三文”四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中,前三个环节,即语言、文章、文学教学,是所谓“就语文教语文”,文化教学环节,是所谓“跳出语文教语文”。语言、文章、文学这三个教学环节的知识与能力选点不新颖,教学不扎实,光是文化教学是不行的。漂,浮。一般情况下,语言、文章、文学三个环节教学选点新颖,训练扎实,文化教学有时可要可不要。不过,语文味教学法特别强调语文味教学应该是“就语文教语文”与“跳出语文教语文”的统一,因此特别强调、重视文化教学环节,文化教学是语文味教学的主要特点或标志性、符号性特征。
【群主】Don(316569452) 20:36:13
语文味教学法的文化教学,是在语言、文章、文学教学基础上开出的花朵,自然,鲜活,妖娆,如临去秋波那一转也。
【群主】Don(316569452) 20:55:07
我在《语文味教学法》书中讲了,语文味的文化教学,即哲学启迪,简单说就是人生哲理或人生感悟。各人因为经历不同,因此对一个文本的人生感悟,不会完全相同,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群主】Don(316569452) 20:57:32
仔细研读《语文味教学法》一书中我写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其中第三章关于文化教学的内容,是我自己觉得最满意的一部分。当时写作时我就在工作室群中兴奋地讲了。就是批评于漪老师关于文化教学观点的那一部分。
【吐槽】梁青(广州培正中学)(1159706653) 20:58:36
谢谢教授,请您喝咖啡。
【群主】Don(316569452) 20:59:55
不要觉得哲理很玄。所有哲理,简单说就是人生感悟。
【群主】Don(316569452) 21:00:28
谁不信,谁找一个不是人生感悟的哲理给我看看。
【群主】Don(316569452) 21:00:30
从感性现象中看出、说出哲理,并没有多么难,不识字的乡村老太婆都有很强的说出哲理、说出人生感悟的能力。
【吐槽】梁青(广州培正中学)(1159706653) 21:01:07
文化环节是语文味课的全新环节,所以一般老师觉得陌生,也就觉得难。而且文化这个词,一般人觉得高大上。
【群主】Don(316569452) 21:01:08
不是人生感悟的道理,是自然科学规律,自然科学真理。
【吐槽】梁青(广州培正中学)(1159706653) 21:01:46
没有生命体验,就不会有水到渠成的文化选点。
【群主】Don(316569452) 21:01:57
我遛狗呢。
【群主】Don(316569452) 21:02:40
生命不丰富,教学选点就不会丰富。
问题在很多语文教师没有养成哲理思考的习惯。
【吐槽】梁青(广州培正中学)(1159706653) 21:03:03
教授所言极是,语文味课最重要的是选点,看到别人看不到的。
【群主】Don(316569452) 21:07:32
我们家宠物犬语文味去年从悉尼飞回,我很喜欢他。后来我就想,人为何喜欢狗?就此写过几篇随笔。其中我想到,狗不会说话,所以可爱。人会说话,有时就会伤人,就讨厌。聋子,哑巴,都比一般人可爱。这也是感悟。
【群主】Don(316569452) 21:08:31
遛狗,看到住宅楼一楼架空层天花板上的电灯,就想到,人的生命如灯。
【群主】Don(316569452) 21:09:08
随时随地都养成感悟习惯,教学就哲学,文化就容易了。
【群主】Don(316569452) 21:09:31
平时不喜欢动脑,教学要讲文化,就难。
【群主】Don(316569452) 21:09:53
文化本身就是慢慢积累、积淀的东西。
【群主】Don(316569452) 21:10:50
哲学不难,哲学家才难。
【吐槽】梁青(广州培正中学)(1159706653) 21:10:58
语文味的两大标志性元素就是生命体验和文化,二者之间有内在的深刻联系。
【吐槽】梁青(广州培正中学)(1159706653) 21:13:22
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找到文本和自己之间的共鸣点,可能也就是文化了吧。
【群主】Don(316569452) 22:07:43
所谓哲理或人生哲理,是在人以外的某种事物身上,悟出或看出和人生某些方面一致的某种道理。一些事物具有和某种人生现象相似的某种特性,因此,人生哲理和客观事物有关。但客观事物本身并不真的蕴涵着人生道理。客观事物本身无人生道理可言,世界上没有真的蕴含着什么人生哲理的事物。所谓哲理,是人根据自己的生命体验,赋予事物的某种情思、哲思。换言之,是人的生命照亮了客观事物,从而让人和这种客观事物在诗意的王国舞蹈。
【群主】Don(316569452) 21:57:52
语文味教学的文化开掘,浅层是文本中文化知识的归纳。深层是从文本中发现和自己生命体验相一致的某种潜在的思想内容,并将二者相熔铸,凝聚抽象为人生感悟,即人生哲理。那个感悟或人生哲理当然和文本思想内容有关(否则是脱离文本),但又不是文本本身所具有的。教学主体发现以某种形式潜藏于文本深处的能引起师生生命共鸣的思想内容,将其与师生的生命体验相结合,打造形成某种哲理性的人生感悟。这个哲理性的人生感悟,就是语文味教学理论中的所谓文化。因此,语文味教学中的文化,是生命照亮文本的结晶。如果没有那样的生命体验,你从文本中读不出相应的思想内容来。例如,一般人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说明文,教的是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我也教这些东西,但除此之外,我将被我独特生命照亮的追求人生不朽的意识(我从小就有追求不朽的意识)渗透进教学过程,使之变成课程资源,进而形成既来自于文本,又高于甚至大于文本思想内容和主题之新的教学主题。这个新的教学主题,就是语文味教学中所谓文化的本质内涵。
【群主】Don(316569452) 22:01:01
自然界是没有哲理的。所谓哲理,都是人在自然界发现了自己的产物。同样,文本中没有语文味教学理论的所谓文化(只是潜藏有这个因素),真正的文化教学,是教学主体从文本中发现了自己,是自己的生命照亮了文本。
【群主】Don(316569452) 22:01:31
今天这些谈话有点高度,是哲学层面的谈话。
【吐槽】梁青(广州培正中学)(1159706653) 22:03:22
从自我生命体验中挖掘出来的文化意蕴就熔铸成了全新的教学主题。
【群主】Don(316569452) 22:09:13
一个没有见过人死亡的人,即使看见灯灭一万次,他也不会有人死如灯灭的感慨。一个没有不朽意识的人,不会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说明文的教学主题确定为追求人生不朽。没有小时候我的大舅走到我家门口却不进门的这个经历,我不会要工作室陈嫣芹把《少年闰土》的教学主题确定为人格平等。别的语文老师为何从《少年闰土》读不出人格平等的内容?因为你心中没“有”。这里容易让人想到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心即理”。
【群主】Don(316569452) 22:14:41
因此语文味教学对语文教师的人生阅历经历要求较高。因此我常常说,语文教师要老一点,太嫩了,不行。
【群主】Don(316569452) 22:15:08
因此我才反复说,语文教师有多丰富,语文教学就有多丰富。
【群主】Don(316569452) 22:17:28
马上要讲公开课《伯牙绝弦》。我很喜欢这个文本,但现在还没有找到《伯牙绝弦》对我情感的引爆点,或者说我的生命还没有照亮这个文本。只是隐隐约约,感觉这个文本有某种东西在呼唤我。
【群主】Don(316569452) 22:18:01
我不想讲太一般的课。
【群主】Don(316569452) 22:18:37
知音这两个字不太打动我。
20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