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723):遛狗时的学术随想》
     阅读次数:81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723):遛狗时的学术随想

少堂志林(723):遛狗时的学术随想

 2016-10-23 16:34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早上正遛狗,有一些学术随想,用手机发在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QQ群中——

    (一)语文味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语言,这种新的教学语言虽然比较先锋,但它是继承包含了旧的或其他教学语言中的优秀成分的新的教学语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语文味教学法是新旧教学语言的创造性统一。

    (二)孤立地看,或者说一个一个地看,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中的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教学要素,绝非我的发明。许多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不程度地,或多或少地,孤立或部分教学过这些东西。我的发明是,将这四个要素有机整合在一个教学过程系统之中,成为一个教学模式,成为一个理论体系,乃至一种教学思维方式。

    (三)不要认为你教了文化就是语文味教学。虽然语文味教学被称为文化语文,文化语文已成为语文味教学的符号,但如果你只会搞所谓文化教学,或者把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放在文化教学上,这就不是语文味教学。就算你教了“一语三文”,也只算形似语文味教学。只有将教学主体的生命体验渗透进教学过程,使之变成教学资源与课程之源,进而打造出既来自于课文主题,又大于甚至高于课文主题的新的教学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正向的价值推送,才与语文味教学的精神与灵魂契合,才是神似语文味教学。

    (四)在中小学语文教学界,绝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往往使用所谓“扫清拦路虎”这种教法。尽管绝大部分语文教师这一环节教得确实了无新意,但谁听见或听说过,有人评课批评说这个“扫清拦路虎”环节完全可以不要吗?绝对不会有人说这样的话。我从教已40周年,做深圳市语文教研员18年,从未听人作过这种批评。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这个“扫清拦路虎”环节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要环节,说明这个环节的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体现。因此就一般情形而言,一首诗歌也好,或一篇其他文体的课文也好,其教学,从基础性、积累性语言教学角度切入,才合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如果一篇语文课文的教学,一开始就进入语言品味这种较深层次的语言教学,这种做法大可商榷,因为多少有点急躁冒进不是。

   (五)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中,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教学要素与环节,每一个教学要素与环节的进入通道都是语言,且每个教学要素与环节都要通过语言教学来体现,即不仅第一环节的基础性、积累性语言教学当然要通过语言教学来实现,且后面的文章、文学、文化教学要素与环节的教学,都要通过语言教学来体现(这实际上也可说是一种语言中心观)。这就是我们在阐释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四个教学要素与环节的关系时,常说的“语言是基点和中心点,文章是重点,文学是美点,文化是亮点”四句话中,“语言是基点和中心点”一句意涵的另一种表达。

   (六)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中的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要素与环节,均须要从语言进入,进入后,每个教学要素与环节的语言教学的程度深浅,是不同的。这个程度深浅不同,具体说,既表现为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等等,更主要是表现在各教学要素与环节的语言教学的思维含量不同。其中,文化教学要素与环节的语言教学,由于上升到哲理层次,思维含量最高,最大,也最深。

   (七)找几个语文知识与能力教学点,再贴上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标签,表面像是语文味教学,其实有时不一定是语文味教学,或者说不一定符合语文味教学之精神与灵魂。

   (八)有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同志说,听我讲语文味耳朵听起茧子了。我的工作室就叫语文味工作室,我当然翻来覆去讲的是语文味。但我在深圳语文教师大会上,从来没有专题讲过语文味。不仅如此,我在外地讲学以前也没有专题讲过语文味。我的文章曾几次写过,几年前,我在南京市讲学时,南京市初中语文教研员袁源就曾当面向我提出过:“程老师,语文界一些名师讲学,都翻来覆去讲自己的这语文那语文,你的语文味影响最大,怎么没听你讲过语文味?”我说:“别人讲自己的这语文那语文我可以理解,但语文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个境界可能更迷人。”

    我的看法是,讲得很多,别人的耳朵听起了老茧,听的人不一定真的理解、把握了你讲的东西,甚至不一定真有兴趣听你所讲。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有的听我讲语文味耳朵听起了老茧的同志,也未必真正懂得、把握语文味教学理论的精髓与灵魂。事实的确如此。正如许多语文教师教一辈子语文,一些经典名篇反复教了几十遍,但他(她)真懂了这些经典名篇,或者真对这些经典名篇有兴趣吗?我怀疑。

2016/10/23早遛狗时

通过手机发到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QQ



 


最后更新[2016-10-2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