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八面来风
文章标题: 《中国应对美国新总统有四大方略》
     阅读次数:90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应对美国新总统有四大方略

中国应对美国新总统
有四大方略

Deal With the New President Of America

作者:周鑫宇 2016年11月8日
国对华政策的核心,是应对中国作为下一个超级大国崛起带来的挑战,其中包括自强、羁绊、改制、防范等几大战略手段。

不管美国大选结果如何,新上任的总统也就是在这些战略上的轻重缓急不一样而已。

特朗普如果上任,可能会更重视自强、防范,而希拉里当选可能会继续几大羁绊、改制。无论如何,对美国的四大战略,中国也应有四大应对之方。

第一,中国应鼓励美国自强

首先,对于美国的“自强”,中国总体应采取观望和鼓励姿态。

美国当前试图通过国内改革和创新实现新一轮的发展,将此作为应对中国崛起的积极出路。美国的战略精力如果放在国内问题上,继续对自身的竞争能力保持自信,有利于遏制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不把自身的问题归咎于中国,不对中美关系产生错误的判断。因而中国对此应当在总体上鼓励和支持,并利用美国的发展机会促进中国的利益。在此过程中,中美可能有微观层面的竞争关系,但在宏观层面并非绝对你得我失、非此及彼的零和关系。此外,美国无论是国内的改革创新,还是国外的战略收缩、调整、再平衡,都面临很多挑战,心有余而力不足之处比比皆是。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会对中国产生战略需要。中国有主动作为的空间。

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女)与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

第二,对美国的羁绊要划出红线

对于美国的“羁绊”,中国应当划出核心利益红线,同时以我为主、加快发展。

美国利用各种机会搅动中国的内外矛盾,尤其是威胁中国的政治安全、领土主权完整。中国对此应当有三点认识:首先是对最核心的安全利益划出红线,不要让美国误判中国的底线。

由于美国这一战略本质是干扰性的,而不是根本对抗性的,所以美国会依据中国的反应做出评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避免引发全局性的战略崩盘。当然,双方的核心利益底线要经过反复互动,才能达成较为准确的理解和默契。因而中国并不宜把核心国家利益的红线划得太广、太虚,以做到言行一致,传递准确信息。

其次是保持战略耐心。中国应该接受以下事实:美国在找不到遏制中国崛起根本办法的情况下,将长期对中国实行战术性的羁绊,可以预见的未来都不会停止。

只有随着战略态势的变化,中美创建出新的关系模式,美国的干扰动作才有可能改变。这取决于双方的努力和历史的机遇,中国应做充分的心理准备,调整不恰当的心理预期,避免急躁和虚骄。最后,中国应当明确认识到,美国的干扰不能从根本上阻碍中国的崛起。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最终要靠发展来解决。中国甚至应把美国的长期干扰视作一种可转化的逆境。美国在一些问题上的压力,可以促使中国加快改革、弥补缺陷,推动中国内政外交走向成熟。反之,将问题简单归咎于美国的挑唆、产生不冷静的排外情绪,最终会自乱心神、延缓改革,反而实现了美国的战略意图。

第三,警醒美国的改制风险

对于美国的“改制”,中国应当注意其中的风险,在国际制度改革问题上和美国既开展合作,又进行博弈,并用博弈来促进合作。

中国已经比以前更加清晰地提出了对新型国际秩序的看法,积极提供公共产品,创设补充性的国际制度。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和美国开展制度对话、制度合作和适度的制度竞争。美国和中国从根本上都依赖和捍卫开放的国际经济秩序。短期内,中国应当进一步加强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加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合作与交融,并研究美国推动的新规则变化对中国国家利益的影响。中长期来看,中国更应当关注如何与美国谈判、磨合、协调,建立一套相互容纳、合作共赢的新国际秩序。

最终来看,美国不可能建立一套排斥中国的规则,中国也不可能建立一套排斥美国的规则,这是全球化和经济相互依赖的大势所趋。

6月5日,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约翰·理查德森登上在中国南海航行的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并搭乘E-2C预警机升空。

第四,对美国防范做最坏准备

最后,对于美国的“防范”,中国要从战略高度,清醒认识美国的“战略再平衡”总体是防御性的,但有可能转为对抗性的。为避免全面对抗的出现,就要把加强政治互信提升到最高战略层面。同时,中国也应当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如果在某种条件下美国转向全面对华对抗,中国在政治和军事上应当提早做出预案。

为保证最坏情况下的对美反制,中国需要准备一些基本战略条件:可以确保对美构成关键威慑的军事手段、能够转化为同盟体系的外交支点、能够突破美国海上和陆上封锁的交通通道、确保国内政治在对抗的高压下保持稳定等。从目前来看,为了不给美国传递误导性的信息,中国在这个方向上的投入和准备应当是克制的。可以积极建设一些军民两用的项目,有意识地开发一些可用于发展目的、同时又可随时向对抗目的转化的资源,如开发关键性技术、建立更加紧密的外交关系网络、建设国际海陆交通基础设施等。

凤凰大参考专题文章为本栏目特约,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姓名,违者必究。

周鑫宇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最后更新[2016-11-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