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模式思考
华为模式思考.docx
华为无疑是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对他的经验进行深入研究应当对于中国的工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笔者没有机会接触华为,只能隔岸观火,因此不敢也不指望能得出什么深刻的认识,不过,也许距离反而有助于看清概貌。
华为的成功恐怕恰恰是中国文化甚至是中国革命与现代企业制度结合的产物。
你看华为的老总任正非,他不像中外任何一个西方的企业家天然地认为个人财产天经地义,他只拿了很少的一点股份,尽管华为是他创建的企业。他这么做肯定有他自己的理由,或者就是一个在他个人看来很自然的正确选择。但是正是这个选择,让华为成了真正的public ownership(股份制,在西方就是公众拥有的public ownership。恩格斯曾今认为这是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度的一种方式)的企业。
正因此,这个企业不仅仅是为了摆脱贫穷个人发财致富,而是有很强的使命感,有很强的理想主义的色彩。我想这是华为成功的最根本的因素。
其次,从任正非的讲话(当然不是全部而仅仅是我说接触到的),感到他很有哲学头脑,很懂辩证法,很注重从实际出发。我看那些年全民学哲学,他是真的学进去了。现在中国人不怎么谈哲学了,改开以来许多人只看见钱,提倡金钱万能,说什么“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然而忘记了什么是灵魂,生命也就是行尸走肉。
我也不是说《矛盾论》、《实践论》是多么伟大的哲学著作,但确确实实是很好的学习哲学的普及读物。这也是当年写作的初衷。年轻的朋友不妨读一读。我承认受益匪浅。在我的研究中遇到困难也经常想一想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成了习惯。
中国有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它们的主管几乎都是共产党的高级干部。如果这些人有一点华为的使命感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把企业搞好本来应当不困难。可是现在他们中的许多人,当然不是全部,想的往往只是跟外企比高薪,让金钱至上扭曲思想忘记了初衷成了金钱的奴隶。管好这些高管是中国企业改革的关键。如果说在邓小平时代中国太穷,人穷志短,那么今天中国已经成了第一大工业国,中国的国有企业的高官们早已摆脱了贫穷成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先锋,衣食足而知礼仪,现在是该在精神世界上一层楼的时候了。否则就可能在物慾孽海中沉沦。
我真诚地希望中国的国有大型企业的企业家们能够从华为学到一些东西。
以上可以说对对华为模式的一点浅见。
此外也想对华为的发展提点儿看法。华为现在的营销规模还没有苹果大,我想赶超苹果也许是许多人的希望。如何实现呢?一个思路是按照学习西方的管理方式,比如把苹果的经验都学过来,与他们竞争,夺去他们的市场份额。这个肯定可以做。比如说华为现在还没有电脑,如果根据现有的电脑品牌,推出一款兼具各家之长的电脑,能够在某些使用者关心的方面独具特色,那就很可能在这个领域异军突起。在这方面我有两个胡思乱想:
第一,把现在的杀毒,垃圾清理的功能,集成到操作系统中去。使得计算机更安全,提高系统的固有安全水平。特别是中国现在还基本上依赖外国的操作系统,一个有自己的独立的安全的可靠的操作系统新机器很可能席卷中国市场。
第二,第二能不能把机器指令系统设计成Java virtual machine ?使得Java的运行速度比在其他机器上可以快一个档次。Intel 和苹果个有自己的体系,而Java就得用一个virtual machine来跟他们接轨并在两者之间搞平衡。如果有一个新的机器直接就跟Java的virtualmachine接轨,应当有优势。Java当时要在已有的模式中搞平衡,就不能跟一个模式接轨而让另一个加一层翻译。但是后来者就可能直接与Java接轨。我不是计算机专家,但是我觉得这个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对其他应用也没余不良影响,反而倒是可以大量照搬Java的东西。现在网上有大量的Java,所以有这个优势在速度上就占便宜,受使用者欢迎。
很可能有人会说,华为没有计算机的经验,不可能一步登天,说我的这个设想是空想。我可以给您们一个反例,那就是苹果的iPhone。苹果在那之前也没有手机的经验,但是凭借它们的技术基础和创新能力,一步登天了。而今天的智能手机跟电脑之间简直没有任何宏沟
华为模式思考.docx
。
但是仅仅靠这个恐怕难以超越,不可能真正能引领潮流。要想更上一层楼,恐怕还要在【中国特色】上做文章。
比如中国的全球定位系统正在发展之中,而且中国的北斗系统有个很特别的短信功能。华为是否可以跟北斗合作,把这个短信功能集成到华为的某些高档手机上。这个功能等于有了一个全球的快捷的电报系统,可以满足大多数通讯的需要。然后更进一步,跟北斗更深一步合作,让华为-北斗建立一个可以在全球直接通话的卫星系统。当然话费可能比在本地高一点,但是肯定远远低于现在的所谓漫游。哪家公司能够先做到这一点,他就必然执未来全球通讯之牛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37474-1016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