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语文,为“人”而生
——深圳市人生语文名师工作室课例研讨会隆重举行



11月的深圳,依旧丹桂飘香,气候宜人。这对语文人来说,正是抒发人文情怀的美好季节。17日下午14点20分,深圳市人生语文名师工作室“人生语文课例研讨会”在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8126会议室隆重召开。这虽然只是一次工作室内部的研讨活动,但依旧吸引了广东省内的众多语文名家前来参会。广东省教育厅语文学科主任,著名语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土荣先生,深圳市教育科学院正高级研究员、著名语文教育专家、语文味教学理论创始人程少堂先生,小学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郑冬梅老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尹庆华老师,深圳市教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第三高级中学科研处、办公室主任杨祥明先生,深圳市名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马恩来老师等专家陆续来到了研讨会现场。

会议由深圳市首届教育名家、著名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陈继英先生主持。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深圳第三高级中学校长严杰夫先生到会并致欢迎词。
会议一开始,陈继英老师向与会的老师、学生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专家、会议宗旨与议程,并告诉学生——能近距离接触著名语文专家,聆听专家的指导,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本次研讨会安排了两节课。第一节为深圳第三高级中学优秀青年教师林秋祺老师执教的活动课——《古诗吟唱》。
这节课从齐唱《蒹葭》中开始,韵味悠远的古调,从站在黑板前的一群男孩子口中传出,余音绕梁,唱及“所谓伊人”,女孩子迈着轻盈的步子款款而来。诗歌经典以这种独到的形式唱响,课堂浸润在古韵之中。学生齐唱《蒹葭》《长歌行》为课堂第一环节。课堂第二环节为“唱响中国好诗词PK赛”。学生分小组从教师给定的歌单中(歌单如下:《天净沙·秋思》《关雎》《诗经》《登幽州台歌》《望岳》《清明》《登鹳雀楼》《赤壁》《泊秦淮》《夜雨寄北》)选词,自己配曲,再全班唱响。3位学生坐在讲台上担任评委,为唱诗词的小组评分及点评。学生在PK中唱得用心用情,学生评委引经据典评得独到又中肯,课堂达到第一个小高潮。在同学们唱完之后,林老师用客家方言吟唱了一首《清明》,凄婉之情从歌声传出,诗歌与曲之音调完美融合,林老师的歌声赢得了同学们与在座专家们热烈的掌声,此时又一高潮出现。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的个人秀。刚才坐在评委席上精彩点评,表现力和才华超级耀眼的学生站到讲台前唱了一首《相见欢》,一位男生与一位女生一起唱了《送别》。
“整节课气氛热烈,高潮迭起,活动课能上成这样很不容易。”程少堂先生课后点评,盛赞林老师,“这个女老师很不错!” 马恩来老师点评时认为,“课堂形式新颖,学生表现优异,这节课,能给学生很多很好的情感体验。对人生的影响意义深远。”

第二节课为曾获得深圳市讲课比赛特等奖的雷声老师执教。他执教的主题是“以朗诵为主线,教会学生学习古诗文”,讲课的课题为《将进酒》。
上课伊始,雷老师以《饮中八仙歌》导入课堂,“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中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雷老师用带有磁性的声音把学生引进了李白饱蘸酒情的诗歌之中。课堂教学以“读”贯穿整个过程:
首先是“解题初读”。围绕理解“将、朝、金樽、会、岑、撰、恣、谑、何为”等关键词初读课文。其次是“明意再读”。雷老师引导学生明白了词中李白之“醉”,喝醉之后的张狂。带着醉意带着张狂,再读课文。学生朗读的激情逐渐被雷老师调动起来。再次是“探究品读”。学生带问题——“醉中有(?)”,自读互读。师生边读边解,读出“醉中有悲,诵读要起伏、深沉;醉中有狂,诵读要狂放、酣畅;醉中有愤,诵读要激越、轻蔑;醉中有傲,诵读要决绝坚定高亢。”最后是“悟理诵读”。教师抓住“烹羊宰牛且为乐”的“且”,看出李白悲的内核,愤、狂仅是他的外显。学生在课堂上由生涩的读,到读入诗人的内心,也读出了属于孩子人生成长的生命感悟。
雷老师最后谈了自己对《将进酒》的理解,“李白的醉,正是以进取精神和生命热情完成了对口腹之欲、食色享受的超越;又以其酣畅淋漓的情感宣泄冲破了儒家所要求的中正平和之道的束缚” ,“诗中昂扬的自信进取精神、强烈的生命热情和率真无忌的情感宣泄在酒的熏染之下,以豪情傲气化解了生命个体时空的渺小之叹、功业未就的无尽怅惘以及对生命终极悲哀的恐惧,而让自己的精神品格获得了永恒!”
课后,省市专家纷纷做了点评。马恩来老师说:“刚上课时学生的朗读与课堂快结束时学生的朗读,变化很大,说明这节课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诵读的体验,教师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

程少堂老师说:“这节课是有教师的情感体验的,上出了语文味和人生体验。”王土荣老师点评:“这节课中教师就成了李白,教师将自己的情感带入课堂,师生互动高潮迭起,学生思维受到很好的训练,当然,就新高考的要求看,这节课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时,加大一些力度,将会更好。”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听课老师在师生互动课堂中感到时间脚步走得太快。
此时,陈继英老师进一步强调:“语文教学只有满足了学生人生内心的需求,学生才会变得宁静与充实,并能充分接近真正人生的体验。深圳市人生语文名师工作室秉持为学生人生发展设计教学,为学生未来人生教语文的教学理念,围绕“人”的发展,大力打造符合学习科学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具的教学课例,在这方面,我们工作室的老师上了很多颇见成效的好课,今天展示的这两节课,只是其中的一二个课例,以后我们还要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推出更有人生语文教学代表性和探索价值的课例。”
会议进入尾声,尹庆华老师、郑冬梅老师也作了发言,二位老师就与陈继英老师认识的过程和受到的影响以及对人生语文教学理念的认同与追求,谈了自己的看法,表达了深深的仰慕之情。最后,王土荣先生还为语文教师的发展指出了方向,并给予了深切的希望。
这不仅仅是人生语文教学课例的研讨活动,也是师生教与学生活中的一次“修行与修炼”,给老师、学生带来的启迪深深打上了人生语文灵魂的烙印。人生语文,为“人”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