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叶朗 :守望精神的田园》
     阅读次数:88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叶朗 :守望精神的田园

叶朗 :守望精神的田园

2016-12-11 14:21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徐怀谦 来源:中华励志网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27日

 

叶朗,1938年生,浙江人。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兼艺术学系主任,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政协常委。主要著作有《中国小说美学》、《中国美学史大纲》、《现代美学体系》、《胸中之竹》、《欲罢不能》,是《中国历代美学文库》的总主编,长期关注人文学科的建设与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弘扬等问题。

 

问:人们习惯说这是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美的观念也开始多元化起来。走在大街上,看五颜六色的服装、千奇百怪的发型,还有什么“人体彩绘”、“行为艺术”,会觉得“美”也成了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您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握美的本质?作为一个美学家,如何有意识地去影响人们的审美观?

 

答:美具有相对性,美的观念、美的趣味受时代、民族、阶级、文化教益等等的影响。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生活与美学》中说,劳动人民觉得脸红红的是美的,但上层贵族觉得惨白的脸是美的。鲁迅先生也说,贾府的焦大不爱林妹妹。美不是纯客观的东西,柳宗元说“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美不能脱离人,不能脱离审美主体和审美活动。郑板桥讲眼中之竹、胸中之竹,美就是胸中之竹。按照中国传统美学的观点,美在意象,是情与景的统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国内有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美是什么”的问题,有几派不同的看法,其中朱光潜先生的看法就比较接近中国传统美学的这个观点。

 

美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但这不等于说美就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标准。审美活动作为人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健康与不健康、有高雅和低俗之分。现在有的人鼓吹一种畸趣,比如某些所谓“行为艺术”(剖开牛的肚子然后人钻进去等等)就是畸趣。

 

我们的美育,应该培养青少年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要注重它的人文内涵。人文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它的内涵是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研究“是什么”,人文科学要回答“应该是什么”。这里就有一个价值、理想、目标和追求的问题。人文教育就是要激发和推进青少年去追求一种完美的人生,去追求一种更高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

 

问: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兴起过“美学热”;可是现在有不少人只关注钱,对他们来说,真善美几乎成为一种奢侈的东西,这难道是市场经济的必要代价吗?

 

答:在我看来,人生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俗务,例如每个家庭都有柴米油盐,在单位里也有迎来送往;第二个层面是事业,这是人生的一个核心的层面;第三个层面是审美的层面或叫诗意的层面。前两个层面是功利的,后一个层面是非功利、超功利的。这三个层面应该有个适当的比例。人不能没有第三个层面,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因为人在吃饭穿衣之外,还有一种精神的需求,人总是想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这就是审美的层面。黑格尔说,审美具有一种令人解放的功能,这句话包含了深刻的道理。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审美活动虽然是超功利的,但并不是没有“用”。唐代思想家柳宗元曾经写文章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有人认为在城市里搞园林没什么用,柳宗元驳斥了这种看法,他指出,山水园林可以培育人的宽阔的平和的心胸,而这对于一个成就大学问和大事业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如果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心烦意乱,那么他绝对做不了大的学问,也绝对成就不了大的事业。所以古代许多大思想家、大艺术家年轻时都要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称为“壮游”。“壮游”不仅为了增加知识,更重要的是拓宽人的胸襟。王夫之说,一个人如果整天只想到柴米油盐、当官发财,就会“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视如盲,虽觉如梦,虽行动其四体而心不灵”。所以他重视“诗教”,认为能“振其暮气,荡涤其浊心”,使人上升到豪杰甚至圣贤的境界。在古人看来,审美教育对一个人成就大事业是很重要的。

 

现在有些学生很用功,文章也写得不错,但格局太小,追求的目标太小,这是很可惜的。而美育能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实现一种更高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个精神境界的高低在三个层面里都有体现。审美的层面就不用说了,俗务和事业这两个层面中也可以体现出人生境界的高低。冯友兰先生说过,同样的世界,但每个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一样。为什么?就是人的精神境界不同。

 

另一方面,经济建设不仅仅是技术层面,它还有文化、价值、审美的层面。比如,据说当年决定在泰山上建索道,同济大学的陈从周教授就坚决反对,因为索道会严重破坏泰山的审美价值和审美风貌。这就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技术的问题,而是美学的问题、文化的问题。

 

问:您认为造成人文精神失落的原因何在?人文教育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十年浩劫”之后,过去那套旧的价值道德体系被打碎了,新的价值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重建新的价值体系的任务至今还摆在我们的面前。我认为现阶段我们的人文教育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注意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很重视人文教育,他们认为人不同于动物,人应该有一种精神的追求,比如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二、美育、艺术教育要注重它的人文内涵。不要把它变成纯技术甚至纯功利的东西。比如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将来升学加分,逼迫孩子练琴,弄得孩子很苦,也很反感。审美本来是自由的,这种做法完全是反审美的了。

 

三、大众传媒要注重人文导向。过去只讲政治导向,不重视人文导向、价值导向。比如有些电视节目,从政治上说没什么大问题,但趣味、格调低下,对青少年的精神发育就会产生不好的影响。现在有的媒体说青少年追星,是他们喜欢这个,真是这样吗?还不是媒体鼓吹的?你在那儿天天搞什么排行榜,拼命吹捧什么天皇巨星,青少年能不受影响吗?有些“星”艺术很糟糕,人品也很糟糕,有的媒体还在那儿吹捧。有个房地产广告:“让人懒惰的本性得到彻底地解放”,这是什么导向?还有的广告拼命鼓吹什么“帝王享受”、“贵族享受”,这都是人文导向。所以我认为大众传媒在坚持正确政治导向的前提下,还要注重人文导向,注重趣味格调;大众传媒工作者应该有一种伦理责任的自觉,就是说,你做的节目是要影响青少年的心灵的,如果把青少年引到错误的道路上,你是有责任的。不能因为利益驱动,为了收视率就丧失了良知。

 

问:您说:“数字化生存并不是人类最理想的生活状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大课题。”请问这种不平衡是怎样发生的?如何才能达到二者的平衡?

 

答:数字化和高科技对人的影响有两面性,数字化和高科技的发展,并不等于人的精神生活就一定越来越丰富,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比如打电话,它可以拉近人的距离;但它减少了人和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因而也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代社会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直接性越来越少。比如照相机,这东西很好,但现在很多游客来到旅游点,就是照相,照完后走了。这样,游客来到任何地方看到的都是这个相机的镜头,根本没有去感受当地的自然风光。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说:一个人到海边度假,如果还带着移动电话、电脑,那他就听不到海涛的声音了。有人说,以后靠一台电脑就能在网上购物、上学、办公。这样,一切都变成虚拟的了。人和人之间可以不要任何直接的交往了。奈斯比特说,现在美国的家庭是同在屋檐下,各自过生活,这样的世界是很可怕的。所以说,高科技的发展也会带来负面的东西。在数字化和高科技的条件下,特别要强调人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否则就会变成像马尔库塞说的“单面人”。

 

所以我强调审美活动的超越性(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这也就是黑格尔说的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作用。美学是人文学科,美育、艺术教育一定要注意它的人文内涵,也就是要使人感受人生的美,使人体会到美好事物对人生的意义,培养人的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操,激励人们去追求自身的高尚,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人生,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这才是美育的灵魂。

 

《人民日报》 (2009年12月16日 第十一版)


最后更新[2016-12-1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