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考聚焦中考信息
文章标题: 《永恒的告别——告别的回声(连载二)》
出处:责编 朱碧波    作者:许藤   阅读次数:172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永恒的告别——告别的回声(连载二)

                                                告别的回声

                                                    许藤

米兰·昆德拉在其《被背叛的遗嘱》中写道,如果一个老农民在他弥留之际请求儿子不要砍倒窗前的那棵老树,那么,老梨树便不会被砍倒。如此,那位儿子回忆起父亲时心中便充满了爱。老农民在临终前没有对儿子说任何告别的话语,只留下一个旁人无法理解的请求,然而儿子明白,他的答复是终其一生守护着那棵年老的树,不让它被砍倒。这是昆德拉极少数真正动了感情的文字,父子之间的告别是短暂的,但浸透其中的是永恒的爱。

每个人都将经历或已经经历过无数次的告别,与亲人,与朋友,与光阴,与一段幽暗迷茫的心路历程。而告别可以是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丝微笑,一个眼神,抑或什么也不做。我一向固执地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样东西是永恒的,那就是爱。布鲁诺与世人的愚昧告别,林觉民与自己心爱的妻子告别,鲁迅、孙文与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告别,这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爱——对于下众生的爱与悲悯,队长真理、信仰的爱与执著。告别源自爱,对爱的坚持与肯定导致毅然决然的告别。

瞿秋白在其临终时,戴着镣铐,后面跟着行刑的刽子手。他徐步前行,走到刑场一处较为空旷之地,四顾之后,说道:“此地甚好。”遂从容就义。由他我又想到了余秋雨先生称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等可爱人物”的嵇康,“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弹毕,从容赴死,时年39岁,美妙绝伦的《广陵散》遂成为遥远的绝响。两位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对生命的告别竟是如此的一致,如此的从容。他们无声的告别,永远响彻在历史的上空。对信念的坚持,对理想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造就了无数伟人,也造就了他们不朽于世的告别。

永恒的爱让短暂的告别永恒,这是一个不变的真理


最后更新[2004-5-2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