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某文教单位在单位楼顶竖起了一个高大气派的单位名称牌,单位一些同事在微信朋友圈、QQ群分享这个很气派的名牌子的照片,有人跟帖喝彩:“牛!气派!”
名牌子气派是气派,但理性地看,单位的名牌子既高且大,和单位是否“高大”,完全不是一回事。
1931年,梅贻琦先生出任清华大学校长。1931年12月2日,梅贻琦先生在就职演讲中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梅贻琦校长说:“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中国是特讲面子而不太重里子的文化。因此迄今一些单位仍然流行比赛谁的楼高,谁的大门大,或者比赛单位的名牌子谁的高大气派。似乎哪个单位的门楼高大,哪个单位的名牌子大,哪个单位就“高大上”——高端、大气、上档次,哪个单位就是“大”单位,就一流。实际上,单位,尤其是学术单位是否有档次是否一流,靠的不是门楼和名牌子的大小,靠的是里面是否有名牌、大牌。如果里面的人胸怀、格局很小,尽是一些“小牌”“无名之牌”,无论这个单位的门楼多高多大,名牌子多气势恢宏,这个单位也永远和一流无缘。
2016/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