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789):“凭你说话的口气,我就断定你根本不懂《论语》”》
     阅读次数:108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789):“凭你说话的口气,我就断定你根本不懂《论语》”

少堂志林(789):“凭你说话的口气,我就断定你根本不懂《论语》”

2017-1-6 19:03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上周参加深圳市福田区《诗经特色工作室活动。发言时原准备讲传承和反思等8个打通,由于时间关系只讲了7个我认为这几个打通,是对待古典作品的应有态度,也是办古典作品特色工作室的应有态度。有一位以推广《诗经》为志业的先生,从会议桌上的名牌看,他的名字叫子X显然是模仿孔子的一些有名的学生字子渊、子骞、子有、子路、子我、子贡、子夏、子游等等发言时说我们要用传教的态度对待诗经。我脸上没有笑,心里笑了笑,在手机上写东西。此发言后,活动所在地学校梅山中学一位英语教师包思诺(他的诗歌写得很好,语文味网10年前挂过他几十首诗歌)发言商榷说,用传教的态度对待诗经恐怕不妥。我当然赞成这位外语教师的意见,但我脸色如常,没有吭声。

   很显然,主张“用传教的态度对待诗经”,这种态度是基于所谓“诗经不可怀疑”这一观点的。诗经》是不可怀疑的”观点,来源于更有影响的一句话,即“《圣经》是不可怀疑的”。我认为,“《圣经》是不可怀疑的”这句话是有特殊意涵的。换言之,对于基督教的信徒来说,传教的态度对待圣经》是应该的。但不能将其泛化到所有人。同样,用传教的态度对待诗经,你个人可以,要求别人就不行,作为语文教师这样要求学生更不行,因为这不是科学的理性态度,而是非科学的非理性的态度。

   我不反对宗教的。在我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的17年期间,《圣经》故事几次被我搬上了深圳高三年级高考模拟统考语文试题。这已经够有勇气了不是。但我很反感些人对宗教的假信仰态度我认为有些人从气质到表情,都不像甚至不配是信仰宗教的人。

   真正的宗教信仰是心地善良,是尊重,不是迷信盲从。

   喜欢一个东西,就把它吹得神圣不可侵犯,甚至不能有一点怀疑;反之,恨一个东西,就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这都是极端主义的标志或“核心素养”。原教旨主义者和恐怖分子,都是具有这样“核心素养”的人。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喜欢诗经的人说诗经不得怀疑,喜欢楚辞的人说楚辞不得怀疑,喜欢论语》《孟子》《庄子》《史记》等的人也可以说论语》《孟子》《庄子》《史记》等不得怀疑,喜欢李白的人说李白不能怀疑,喜欢杜甫的人说杜甫不能怀疑,喜欢鲁迅的人说鲁迅不能怀疑,喜欢周作人的人说周作人当汉奸情有可原,喜欢苏格拉底、柏拉图的人说苏格拉底、柏拉图不能怀疑……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可以怀疑的东西了。这样下去,所有经典文本都变成圣经了。

   2011328日下午我在深圳高级中学主讲全市性《论语》公开课《孔子死了,他还活着——从〈论语〉成语看孔子(儒家文化)不死》。课后有一个很自以为是的语文教师,匿名给我发短信说:你不懂论语论语是没有缺陷的。”他短信上还有一些其他嚣张的话。“论语是没有缺陷的”显然是源自圣经是没有缺陷”这句话的。我回复道:我是不懂论语,我的课一开始就说我不大懂论语》。我不懂论语算什么,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人敢说自己真懂论语的?于丹在央视讲论语,出了书,印了近千万册,有人发表文章炮轰于丹,说于丹完全不懂论语张中行说写《论语别裁》的南怀瑾不懂论语》。”因此人的短信很不客气,我也就不跟他客气了,回复短信反击道:“我不懂《论语》,但我在研究学习《论语》,我敢面向全市中学语文教师主讲《论语》公开课,你要不要也试一试来一堂全市性《论语》公开课?你这么嚣张,我是广东省教研员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社科系列研究员,你是什么?你这么嚣张好像你很懂《论语》,不过就凭你短信的口气,我就断定你根本不懂论语——真懂论语的人,会像你这样说话吗”此人我认识,但此后见面都心照不宣,不提此事。

2017/1/6



最后更新[2017-1-1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