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793):当官的读错字就可能错一辈子》
     阅读次数:5536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793):当官的读错字就可能错一辈子

少堂志林(793):当官的读错字就可能错一辈子

 2017-1-9 16:3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这两天互联网(包括国外网站)都在报道一个新闻:201612月底的沪昆高铁开通仪式上,云南省新科代省长阮成发发言时两次将“滇越铁路”错念成了“镇越铁路”,一时舆论哗然。

   作为云南新省长,这个错误当然比较严重。

   看这位省长的简介,博士学位是在华中师范大学拿的,和我是校友。

   有一种说法是秘书把“滇”打成了“镇”,习惯念稿子的省长照念不误或照念成误。我个人认为,这种解释也最好不要有,因为这种解释多半是秘书舍身承担责任。碰到这种情况,我要是省长的秘书,我也会说是我打错的。退一万步说,就算秘书打错了这个字,念稿子的省长也不该把“滇越铁路”错念成了“镇越铁路”。而且照我看来,秘书写错了省长照念不误,问题性质也许比省长习惯性念错了这个字还要严重些。有一篇小学语文课文《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讲的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的一个故事。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小泽征尔按照评委给的乐谱进行演奏。演奏过程中他听到不和谐声音。评委坚决地肯定地乐谱是不会有错的。泽征尔反复让乐队停下重新演奏,经过慎重比较,觉得应该是乐谱有问题,面对那么多专家他斩钉截铁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全体评委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原来这是一个圈套。正因为具备这样的素质、能力与胆识,小泽征尔后来才成为和卡拉扬齐名的伟大指挥家。而省长念错字,如果真是省长秘书打错了这个字,省长如果不是照念,而是把稿子上的“镇越铁路”念成正确的“滇越铁路”,那我认为这位省长具备成为国家领导人的素质与能力

   我认为,无论什么原因,作为一省之长,在这样的场合,把一个自己当政的省份简称这样重要的字眼念错了,总是准备工作没做好,也总是说不过去的,影响很不好。但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舆论不必过分责备这位省长。谁也不能保证绝对不念、写错别字清华大学某校长在大场合讲话中,不是把“殚精竭虑”中的“殚”念成了tán吗?故宫博物院给北京市公安局送锦旗,不是也出现过“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把“捍卫”错成了“撼卫”这样的低级错误么?老百姓念错别字那就更多只不过老百姓念错别字,通常马上就有人纠正,认错也不觉得丢人。但人一当了官,尤其是当了大官,你再念错别字,就可能错一辈子了。因为官员,尤其是大官员念错别字,是没人敢帮你纠错的。这种现象,中国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早已成为一种根深蒂固连绵不断的文化传统。如今不要说省长这样的高官,就是中小学校长这样层次的官,尽管把“莘莘学子”念成“辛辛学子”,把“惬意”念成“狭义”的中小学校长大有人在,但你随便问问哪一个中小学教师,你问他们校长念错字了他们敢纠正不?不敢的。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发表题目为《省长念白字可没那么简单》的评论,从这位云南新省长的博士学位,说到中国官员的学位问题。文章说:“在职研究生之中有真才实学之人吗?那是当然!像李克强就是一个相当另类的例子。他在职期间所撰写的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曾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论文奖。我曾草草读完此文,就发现近年来中国财经方面的不少举措都可以在此文中找到痕迹。也就是说在学习期间,他不但有过真实的收获,并且也对中国社会治理产生过正面影响。”大家都认为李克强总理是一位有真才实学的总理,作为一个学者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在此我要追述当年我在凤凰网上评论李克强总理第一次以总理身份答记者问的事。李克强首次以总理身份出现在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可能是刚上任,说话很谨慎,回答记者提问时总是两三个字一顿,比如“中国人民”,他会说成“中国——人民”等等。李克强总理刚上任时接见外宾时的讲话,也是这样的说话节奏。我当天在凤凰网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的报道后面发帖子说:“李克强总理首次以总理身份答记者问内容很吸引人,讲得也很好,就是总理老是说两三个字就停顿一下,一个句子中间停顿太多了,周围的秘书们能否就此提醒总理一下?”结果凤凰网把我的帖子删了不说,还有一段时间不让我发帖。可见,凤凰网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凤凰网的编辑们肯定是从为贤者讳、为尊者讳出发,认为我的建议是对国家领导人不够尊重。可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我从内心深处对李克强总理很尊重。我就是认为李总理说话不要两三个字一顿,语速可以稍微快一点(当然,李克强总理现在讲话不像刚上任时那样两三个字一顿了)。我这样的建议都被凤凰网不容,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要官员周围的工作人员在官员平时读错字时帮他纠正,那无异于天方夜谭。

   说回这位云南省省长。我相信这位云南省长平时工作还是认真的。我是武汉人,我可以作证,老家武汉人民都说他在武汉时,是个能干的市长和市委书记,在武汉做了不少好事。加上他是刚到云南履新,不太容易不认真。他的错,原因之一是因为下属没有人敢纠正他,于是习惯成自然。而有一种官员的念错别字,则完全是由于工作不认真造成的。我讲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吧。

   深圳读书月是深圳的一个文化品牌,我参与其中多年,发现有一些不文化的事情。深圳读书月中,有一个由我创立的传统品牌项目——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参加决赛的学生作文水平相当高。每年这个比赛的结果,都在深圳读书月闭幕式上公布,由市教育局领导宣读表彰文件,市委领导亲自给获一等奖的学生颁发证书,级别高,很隆重。表彰文件第二天在《深圳特区报》全文刊发。十多年前,有一次要公布我主持的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结果的文件。这个事,按惯例是应该请市教育局主管基础教育的唐海海副局长出席念文件的。但深圳读书月闭幕式每次都有市委主要领导参加,层次高,当时市教育局某副局长是市教育局正局级的常务副局长,曾任市文化局副局长,是读书月组委会那帮人的老上级,因此读书月组委会的人就拍市教育局常务副局长的马屁,不请主管基础教育的唐海海副局长参会。我只得如实又委婉地跟唐海海副局长汇报说,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要请市教育局某副局长参加闭幕式念现场作文大赛结果文件。唐海海副局长听了马上一脸不高兴,说:“这事是我管的嘛!怎么叫他去?”但他知道与我无关,我无能为力,他也知道我是希望他去的。公布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结果,主要是念文件上的学生姓名。现在学生名字好多字很怪。我知道某副局长的水平,把一些怪名字用汉语拼音标注好,头天就把文件送给他。那份文件上我注音很多,凡是我认为这位副局长可能读错的字,我都注了拼音;有的字,我怕这位副局长拼音看不清,在拼音后面又注同音汉字,注明“读某字音”。但某副局长显然没有事先看一下我送过去的文件,在会议主席台上才接触文件文本,念文件时错误百出,有些错误错的很奇怪,引发整个会场很不严肃地爆笑连连。连一向庄重的市委副书记在台上都禁不住捂嘴大笑。当时台下有参加会议的人跟我说,市教育局怎么派这样水平的领导来?我说本来该唐海海来的,读书月办公室这帮人不按规矩办事要某副局长来。后来,某副局长联合当时的市教育局主要领导,把水平高的唐海海排挤到市教育局下属单位好几年,一直到市教育局某副局长由于经济问题坐牢,正局长调任其他单位,唐海海才重回市教育局任副局长。

   这次深圳市教育局领导念文件念错许多字,是有关领导工作不认真不负责任造成的一个事故。这次市教育局念文件的领导,只要稍微提前看看文件,根本不需要他查字典,就绝不至于这样丢市教育局的人。

   而真正的学者大不同。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省长念白字可没那么简单》报道,上世纪80年代时,汉语学界的两位泰斗王力与吕叔湘二老尚且健在。有次会议之暇,有人问一般供小学生使用的《新华字典》中的所有字,是不是在座汉语界专家都认识。结果连此二老也都坦承收字仅万字左右的这部小字典中,也还有不少字不认识。我从事语文教育工作数十年,我个人很早就接触到一个材料,说的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语文界“三老”中的两老吕叔湘先生、张志公先生参加一个中学语文教学会议,主席台上,北京老一代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刘朏朏老师发言完毕,《现代汉语词典》主编、语言学大师吕叔湘先生问坐在身旁的张志公先生:“这个人很能讲,她这个名字里的这个字怎么读?”张志公先生说:“读fěi,刘fěifěi。”

   2017/1/9



最后更新[2017-1-9]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