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794):母亲、家婆与二姆(修订版)》
     阅读次数:105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794):母亲、家婆与二姆(修订版)

少堂志林(794):母亲、家婆与二姆

 2017-1-10 22:35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我们小时候喊外婆为家,或家家,或家婆。湖北新洲方言里,家家或家婆的家,念gā。我们多半喊外婆为gā或gāgā。家婆二十多年前去世,享年86周岁。家婆去世时,我刚研究生毕业到珠海工作不久,没有回去参加葬礼。家婆和外公生养孩子据说十几个,养活的就有七个,我母亲老二,舅舅有大舅、五舅、七舅,姨妈有三姨妈、四姨妈、六姨妈。我们不喊姨妈为姨妈,而是分别喊为三舅、四舅、六舅。家婆去世后,有一次我回老家,母亲有点伤心地告诉我说,家婆去世前攒了八百块钱,家婆打算留下来去世后做“五七”用(堂按:老家丧葬风俗,即人死后于“头七”起即设立灵座,早晚供祭,第五个七日作佛事,设斋祭奠)。母亲说家婆就是嫌贫爱富,不把这八百元放在我母亲那里,而是放在三舅那里(三姨夫是国家干部,当时三姨妈家生活条件最好。母亲对家婆哭诉说,哥(堂按:指我大舅)对你不好,这八百块钱你不放哥那里说得过去,我是老二,我从小跟你讨米要饭,受的苦最多,这八百钱该放在我这里才是,你是嫌我穷了,怕我拿回去花了。我看着老娘伤心的样子,安慰她道,姆妈莫伤心莫伤心,八百块是小钱,我们以后给你八千、八万的。我刚到深圳工作时,每个月的工资是五千元左右。有次我问姐夫,老家农村两位老人的生活费一个人一年四千元够不够,姐夫说四千元肯定够了。我说那两位老人每年八千元生活费我一个人出,其他三兄弟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看着办。过了几年,我的工资上涨,我又给两位老人的生活费涨到每年一万元。2009年父亲做胃癌手术,需要两万手术费,我从深圳带回去两万元现金。父亲健在的最后一年,家里根据两位老人意愿不盖楼房盖平房,当时花了八万,四兄弟我一人出了四万。生活条件好了,老太太以后从不提家婆去世前这八百块钱的事,但我看老娘内心深处,还是有些纠结家婆这个事情。

   有次六舅到我们家来,跟我们聊天时,六舅看看她二姐,笑着对我说,少堂你信不信,家婆追悼会上,你姆妈还笑得打喷呢。我不信,就问我们家老太太说,你不是说你小时跟家婆受苦最多,怎么家婆追悼会上你老人家还笑啊?老太太不好意思,说,哪里是笑,你五舅在上面念悼词,五舅写的悼词好长,我们都跪在地上,大舅打头跪在我前面,大舅跪着睡着了打鼾呢,鼾好大,我就憋不住笑起来。我说大舅跪着能睡着啊?老太太说,大舅都奔70的人了,年纪大了,办家婆丧事累了。

   我们家有一个远房伯父,我们喊他二伯,60多岁就去世了,二伯姆活到90岁。我们喊二伯母为二姆。我们小时候,走人民公社,二伯二姆家几个儿子都大了,身强力壮,家境比我们家好很多。那时我母亲和二姆都很年轻,很能吃,但两家都没有什么好东西吃,连饭都吃不饱。1979年后,我们家兄弟四人考大学中专考出三个,等到我们毕业,慢慢地,二姆家的家境就比我们家差了不少。我们家现在什么都有,我母亲想要吃什么都有得吃的,但我母亲晚年肠胃不好,不能吃什么东西。二姆活到90岁,依旧很能吃,听说每次能吃一大碗肥肉,甚至能喝一大碗猪油,吃完喝完,肠胃还没有问题。可是能吃的二姆却没有钱吃东西。我每次回老家,都要过去看看二姆,给她几百块钱。二姆去世前,有次把我母亲喊过去,从枕头底下摸出一沓钱来,对我母亲说,细婶娘(堂按:二姆习惯跟着她的儿子们一样喊我母亲细婶娘),我这里攒了两千七百块钱,你帮我收着吧,等我死了办丧事花。我母亲没有接,说,你那么多儿媳妇,你还是给你几个儿媳妇收着吧。

2017/01/10




最后更新[2017-1-1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