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一个永远鲜活的话题
特邀主持/甘肃 王延学
版主开言:
“多情自古伤离别”,我们的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不少一往情深、真挚感人的言别名句。王勃、高适高唱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杜牧吟唱的是:“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北送君归”,“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甫、柳永则通过白描,写出了亲人、情人分手时的凄惨、无奈:“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执手像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李白、岑参更是通过意境的创造寄托自己依依惜别的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古往今来,告别,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告别,一直是一个鲜活的话题。现在,就让我们从古今中外歌咏告别的文字中感受依依惜别的深情,体会义无返顾的豪情。
美文展示一
告别
泰戈尔
是我走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
当清寂的黎明,你在暗中伸出双臂,要抱你睡在床上的孩子时,我要说道:“孩子不在那里呀!”——妈妈,我走了。
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摩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大风之夜,当雨点在树叶中淅沥时,你在床上,会听见我的微语;当电光从开着的窗口闪进你的屋里时,我的笑声也偕了它一同闪进了。
如果你醒着躺在床上,想你的孩子到深夜,我便要从星空向你唱道:“睡呀,妈妈,睡呀!”
我要坐在各处游荡的月光上,偷偷地来到你的床上,趁你睡着时,躺在你的胸上。
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的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火似的熠熠地暗中飞去了。
当普耶祭日(注:印度的祭神日),邻家的孩子们来屋里游玩时,我便要融化在笛声里,整日价在你心头震荡。
亲爱的阿姨带了普耶礼(注:普耶节馈赠亲友的礼物)来,问道:“我们的孩子在哪里,姐姐?”妈妈,你将柔声地告诉她:“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仁里,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
[赏析]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的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奖,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沉船》等。泰戈尔的诗歌,大都洋溢着一种充满爱意的、快乐灵动的情感,就像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告别》选自《泰戈尔诗选·新月集》,诗人设想母子别后的情景法,朴素地展现了孩子们的童稚的想象和纯真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