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纳入国家战略高度,从整体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具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 有学者认为,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复兴梦的引导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化建设大业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既有对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之借鉴,亦有对建立“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之启示。《意见》的很多内容,实际上是习近平同志基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一系列重大论述之凝练与落地。有学者指出,这一文化工程实施意见的部署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远远突破了过去很多时候仅仅处于学者呼吁层面或零打碎敲的“点缀”“边缘”状况,上升到“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融入生产生活”比如城市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休闲文化等方方面面。即就“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来说,《意见》指出,要“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提出“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等种种具体措施正是我们一些从事中华文化研究、教育和普及工作者所汲汲以求的;我们同时也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重大。
我们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了19个年头,在这个过程中诞生的语文味教学流派被学术界称为“文化语文”。在语文味教学法的核心“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中,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要素既是语文教学的四个内容要素,也是语文教学的四个过程(程序)要素。其中,语言是基点和中心点,文章是重点,文学是美点,文化是亮点。文化教学是语文味教学的标志性符号。
实践和时间都证明,我们的理论与实践追求的方向是对的,甚至可以说,我们的追求和党中央是心有灵犀不点亦通。
2017/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