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先锋人物
文章标题: 《金融界指挥家柯璞岚》
     阅读次数:785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金融界指挥家柯璞岚

为年轻时听了一场马勒《第二交响曲》,金融界骄子柯璞岚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这位半路出家的指挥,近30年内指挥了全世界57支乐团,以业余的身份、专业的姿态赢得“一曲指挥家”赞誉

当这位戴着古董圆框眼镜、穿着考究金扣西装的老人站在你面前,一种严肃、理性、不苟言笑的做派显出金融界老手的气场。但当他开口谈论古典音乐,手势严谨地配合着自己的观点,又显出只有指挥家才有的骄傲、自信与霸气。

或许,商界精英与指挥家之间本就有个性上的关联。而这关联,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了柯璞岚(Gilbert Kaplan)身上。45年前,他是华尔街成功的青年骄子,以自己创办的《机构投资者》叱咤出版界。某个夜晚,他被朋友请去听了一场斯托科夫斯基指挥的马勒《第二交响曲》音乐会,彻夜无眠。“音乐的圣灵似乎突然降临,在我身上起了作用。我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第二天,年轻的他再去音乐会,又听了一遍马勒《第二交响曲》,泪流满面。

就此,一个戏剧化的故事在柯璞岚生命中上演 仅在童年时学过三年钢琴的他,疯狂迷上马勒的音乐。就像一位恋爱中失去理智的年轻人,他四处打听马勒《第二交响曲》的演出,并想方设法前往聆听。他利用自己在出版界的地位与资源,找来马勒的书信、手稿和一切可寻找的资料,像音乐学者一样研究马勒的音乐人生。

这种近乎疯狂的痴迷状态持续近20年后,他突发奇想,希望站到指挥台上当一次指挥,这并非冲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坚持每天在工作之余花费5小时学习指挥,兢兢业业钻研这个陌生而复杂的领域。他向很多指挥家请教,甚至不断给著名指挥家索尔蒂写信,只求征得一次学习机会。最终,在两人的短暂会面中,索尔蒂鼓励他:“你就是一个指挥家。”

回忆起1982年9月第一次站上指挥台的心情,70岁的柯璞岚仍能重温那种紧张与局促感,“我很紧张,但没有回头路了。当时我承担着两种风险。一是这场音乐会也许会很傻,这我能接受;另一种是,我将对自己的人生产生怀疑,这我无法接受。”

那一夜,柯璞岚的听众都是参加国际货币峰会的各国首脑,他完全靠背谱指挥了一场轰动音乐界的马勒《第二交响曲》。对职业指挥家而言,背下这270多页总谱都是不小的挑战,更何况指挥台上站的只是一位来自金融界的爱乐者。

音乐彻底改变了柯璞岚的人生轨迹。从那个夜晚雷鸣般的掌声和铺天盖地的赞美评论之后,柯璞岚成为马勒《第二交响曲》的最佳演绎者之一,不断被邀请至世界各地指挥这部作品。

近30年里,他与纽约爱乐、维也纳爱乐、伦敦交响、圣彼得堡爱乐等世界名团合作,与伦敦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马勒《第二交响曲》唱片销量高达18万张。他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的演出,甚至被《时代》杂志评为“足以撼动音乐节大会堂花岗岩地基的一次精彩胜利”。

今年4月4日,柯璞岚在上海大剧院第二次与上海爱乐乐团合作马勒《第二交响曲》。“我已经跟世界上57个交响乐团合作,但还有很多没指挥过。”柯璞岚说,尽管他仍然经营着出版社,做着股票与投资的生意,但他大部分时间仍花在音乐上。他撰写大量关于马勒的论文,编著《马勒选集》,在广播中担当主持采访那些喜欢马勒的名人。与此同时,他还在朱莉亚音乐学院任教,并在哈佛、牛津的学院讲授马勒的音乐。

“现在,我每年举行3场音乐会,每次指挥都会把自己的生命放入其中,每次的感受都能更深一层,感受到新的东西。”柯璞岚并不介意人们称呼他为“一曲指挥家” 1982年至今,他除了指挥过马勒《第二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的小柔板,从未染指其他作品。他宁可专注于一部作品。他对马勒《第二交响曲》乐谱的14个版本烂熟于心,知道马勒删除、替换的每一个音符,了解他对这部作品说过的每一句话,熟悉写在乐谱上的每一种表情记号。他只想为这部作品奉献全部精力。


最后更新[2017-4-30]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