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八面来风
文章标题: 《中国向卒中宣战》
     阅读次数:70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向卒中宣战

中国向卒中宣战

健康时报记者赵晴晴张 磊 李桂兰

 

  编者按:10月29日是第6个世界卒中日,由卫生部主办,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承办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走进医院、走进社区、走进乡村”暨“关注卒中——健康中国行”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社区隆重举行。启动仪式上,王陇德院士宣读了《中国卒中宣言》,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向卒中宣战!

  阅读提要
 
 查:心脏血管有人管,脑部血管有人管,惟独颈部的血管没人管,而这个大动脉容易造成斑块狭窄,所以颈动脉是预测卒中的“晴雨表”。
  吃: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先吃水果后吃饭,每天一顿全素餐、一斤奶、一个蛋、三个(种)果,限盐少油多蔬菜,粗粮细粮交替吃。
  动:经常锻炼的人心率每分钟60次,不经常锻炼的人心率每分钟80次,常锻炼的人比不常锻炼的人每天心脏少跳2.4万多次,一年少跳880多万次。您说哪个人活得长呢?
  防:从血管出现轻微的问题,到真正发生卒中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概括起来,一个人从出生到发生卒中要经过“六个台阶”,留给我们的预防时间是非常充分的,就看你能不能抓住机会。

    受访专家:
  王陇德,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
  王拥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


  “在6个人的图像中,其中一个人暗了下去”,意思是说,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一生之中会遭遇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一人因为卒中而永久的致残。
  这是世界卒中组织在世界卒中日的一张宣传画上的情景。

  卒中防治刻不容缓!在此次启动仪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等专家在中国人民大学社区面向群众1000余人盛大开讲:卒中可防可治!现将两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内容摘录如下:


  查:颈动脉是预测卒中的晴雨表


  “心脏的血管有人管,脑部的血管有人管,惟独颈部的血管没人管,颈部大动脉却非常容易造成斑块狭窄引发卒中。”王陇德院士说,“卒中绝大多数危险因素都是可控的,不可控的因素仅有年龄、性别、家族史。此外,我们国家新关注到了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就是我们脖子两侧的血管,大家可以摸到它的搏动,像脉搏一样。现在的研究发现,颈动脉狭窄引起的卒中在发达国家占缺血性卒中的20%左右,颈动脉狭窄超出70%以上一定要及早干预。但是这个问题在我们国家一直没有引起重视。”王陇德院士感叹地说。
  颈动脉筛查的方法非常简单,主要就是做颈动脉超声,检查是无创的,费用也不高。
  大家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量表自己进行初步的卒中风险评估,其中包括8个危险因素,分别是:有无高血压、是否有房颤、是否吸烟、有无高血脂、有无糖尿病、是否很少体育活动、有无超重或肥胖、有没有卒中家族史,如果8个危险因素中有3个以上,那么就需要到医院进行颈动脉筛查或进一步的检查。


  吃:中国人需要一场八字方针的膳食革命


  “在我看来,不管是从预防卒中还是其他慢性疾病的角度来说,中国人都需要一场膳食革命。”王院士把这场革命概括为调整、维持、控制、增加的“八字方针”。
  调整:先吃水果后吃饭。不少人习惯吃完饭再吃水果。其实,水果虽然是低热能食物,但如果是饭后吃,是在吃饱的情况下再吃,即便热量很低,也会淤积在体内。但是如果是在饭前吃水果,则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对高热能食物的摄入。
  维持:高纤维素摄入、食物多样化。这是中国的膳食特点,我们应该维持这个好的特点。70岁以下的人,争取每天吃顿粗粮。
  控制:油脂对中国人超重肥胖做了大量的“贡献”。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人每天食用油不超过25克,也就是半两。但是调查的结果是,现在人均每天吃了44克油。如果每天多吃5克油,不被消耗的话,10年就多长20斤。
  增加:水果、奶、谷物及薯类食物。水果是每天一定要保证的,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我国每天人均水果摄入量仅仅44克,不到一两,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量是每天300~400克。
  “总结我这些年的个人体会是:先吃水果后吃饭,每天一顿全素餐,一斤奶、一个蛋、三个(种)果,限盐少油多蔬菜,粗粮细粮交替吃,合理膳食保健康。”王陇德院士说。


  动:千年王八万年龟不适用于有230个关节的人类


  中国有句俗话“千年王八万年龟”,曾经就有人问王院士:“如果人像乌龟一样少动,是不是也能活得更长些?”

  对这个问题,王院士做过专门的调查研究,“我们人体有206根骨头,乌龟有230多根骨头,但人有230个关节,乌龟只有90个关节。天生我材必有用,大自然造物是很有道理的,给人类这么多关节就是让我们多运动。”
  另外像心率问题,一次出差,一位干部问王院士,总运动使心跳加快会不会命短了? “事实上,运动员的心率一般是每分钟40至50次,说明他的心脏非常有力。经常锻炼的人心率每分钟60次,不经常锻炼的人心率每分钟80次,因此常锻炼的人比不常锻炼的人每天心脏少跳2.4万多次,一个月下来少跳74万次,一年880多万次。您说哪个人活得长呢?
  而锻炼的三要素:频度、时间、强度,也是有讲究的。很多人意识到了锻炼的重要性,说我在锻炼,一问他在干什么呢,在散步,实际上这样根本没达到锻炼的要求。频度每周至少3次,最好5次,每周有一两天休息时间。时间呢,要达到平均每天半小时,只有达到每天半小时才能保证健康。运动强度最简单的算法就是运动时心率达到170减去你的年龄,50岁达到120,60岁达到110,达到这么一个强度。
  锻炼时间以下午四五点比较好,上班族晚上比较好,老年人早上可以做轻度运动,比如散步走路。国外一项研究,追踪对象40年,把中风患者发病按时间分类,显示早上8点到12点是高发期,第二个是凌晨4点到8点,占全天的55%,最低是晚上8点到12点,为5%。小品演员高秀敏就是凌晨去世,马季也是早上在马桶上去世的。


  防:一个人从出生到发生卒中经过六个台阶


  卒中的发生看起来让人猝不及防,其实,“从血管出现轻微的问题,到真正发生卒中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王拥军教授说,概括起来,一个人从出生到发生卒中要经过“六个台阶”,预防时间是非常充分的。
  第一个台阶是遗传因素。你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如果有卒中,那么你就会被贴上高危人群的标签。
  第二个台阶是不良生活习惯。如果你还有吸烟、喝酒、不爱运动、心理压力大等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那么离危险又进了一步,站在了第二个台阶上。
  第三个台阶是疾病因素。如果不良生活状态不改变,那么你很可能就患上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那么在走向疾病的台阶上就又上了一步。这些高危人群,一个是到医院做颈动脉筛查,但是颈动脉超声没有问题,颅内动脉还可能存在问题,需要根据医生的危险因素评定来选择筛查项目,尤其是吸烟的人,最好查查颅内血管是不是有问题,可以做TCD或CT血管检查。

  第四个台阶是小卒中(TIA)。如果前三步都没有控制住,那么就上了第四步台阶,出现先兆症状,也就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俗称小卒中。大约3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一过性的肢体麻木,一过性的肢体无力,一过性的单眼黑蒙,一过性的视物眩晕等先兆症状。如果这一步还是没有引起重视,那么只能站在了第五个台阶上。
  第五个台阶是发生卒中。这是谁都不愿意面对的。
  第六个台阶是卒中复发。侥幸活了下来关键就是预防卒中再发,二级预防用药,包括三大基石。第一个是抗血小板药,比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第二个是他汀类药物,王拥军教授说:“有些患者说,他汀是降血脂的,你给我开什么他汀呀,其实他汀对脑卒中患者来说,不是降血脂的,它是用来预防卒中复发的。”第三个是降压药,实际上对于血压不高的人在卒中二级预防中应用降压药是可以获益的。即使其他药都忘了,这三种可别忘。
  王拥军教授说:“一个脑卒中患者,如果这个时候还没有得到正确治疗的话,就会像很多病人一样从第一次卒中开始,反复复发,最后到生命结束。这六个台阶上完了,等待你的是什么,是一朵花,这个花可不好,鲜花变成了花圈。”


  链接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简介:
  2010年8月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成立,卫生部部长陈竺任主任,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尹力,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任副主任。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将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宣传脑卒中预防知识,大力推广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将建立并完善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控网络体系,争取3至5年内,在全国地市级以上,建立起300所“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筛查高危人群至少100万人。

 


最后更新[2017-5-11]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