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3,两本传记
作者 高关中(德国汉堡)2017/5/17
传记文学是指以形象化的笔法记叙人物的事迹、成就及经历的叙事作品。下面先谈谈传记文学的历史以及分类,然后再叙述自己的传记写作和体会。
传记文学的历史以及分类
传记文学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司马迁作《史记》,开创了以人物描写为中心的“纪传体”历史书。皇帝传为纪,诸侯为世家,各阶层代表人物为传,补充以表(年表)和书(制度沿革)。即有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52万字。《史记》中的纪传﹐几乎都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史记》成为以后历代正史的标准文体。二十五史基本上沿用这一体例,这些传记可以称为史传。此外还有杂传作品,往往能道正史所不能道,或不屑道。分类成集的有《烈女传》(刘向)﹑《圣贤高士传》(嵇康)﹑《高僧传》(慧皎)等。更多的作品则编入各家的文集中。如《陶渊明集》中的《五柳先生传》。
西洋古代的传记以公元1世纪普卢塔克(Plutarch,约46-119后)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或名《希腊罗马英豪传》)为集大成者,包括50位政治家、军事家等伟人,其中46人是成对地进行比较,如亚历山大大帝比较西泽。这也可以看作是一部架构松散的古代史。人们有关希腊和罗马的历史知识很多来自这部作品。
到了近现代﹐正式的史书和个人的传记逐渐分家。比较著名的传记作品,如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1943)﹐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当代的传记作品更多。乃至出现了台湾的《传记文学》杂志,而大陆的《人物》﹑《名人传记》等刊物成了刊登传记文学作品的重镇。
尽管近年来传记文学相当繁荣,但与小说、散文、诗歌相比,还是一种边缘性文体。
关于传记文学的分类,根据标准的不同,有多种分法。
从传主来看,有历史人物,有在世人物等等。
从篇幅来说,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一本书,即短篇传记和长篇传记;可以记叙人物的一生、也可以记生平的片段。
从作者来看,可以有他人所作之传记。自己所作之自传,以及关于自己或他人的回忆录。
在世人物小传:《写在旅居欧洲时——30位欧华作家的生命历程》及续集
我自己从1987年开始写书,到今年正好30年了。本来我喜欢旅游,潜心于列国风土的写作,出版了世界风土大观一套11本,以及其他风土类作品,为15本列国地图册撰写了说明。随着此类作品的逐渐完成,我要开辟新的写作领域。
由地入史,是比较恰当的选择,史地密不可分。可是我不愿意写纯历史书,学术性太强,于是选择了与史地密切相关的传记文学。
2013年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世华作家代表大会期间。我第一次见到了欧华作协的创会会长、著名作家赵淑侠大姐。大姐平易近人,早餐时与几位文友一起聊天。她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欧华作协成立20多年了,运作得不错,最好能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如写成欧华文学史,给后人留下一些资料,这是很有意义的。
当我听到赵大姐的这番叮嘱时,很有感触。自己作为会员,应该为协会出力做点什么,加砖添瓦也好。我自己偏重于史地和人物写作,可以从写小传开始啊!先写比较熟悉的文友,谭绿屏大姐是我的入会介绍人,我写出《画坛文坛常青树》,发往《欧洲新报》刊登了。这就是小传系列的第一篇。
马来西亚文会结束后,我们十几位欧华文友又参加了世界诗人大会,两周时间,朝夕相处,比较熟悉了。感谢麦胜梅、许家结夫妇和黄鹤升文友的支持,又写出两篇。这样总共有了三篇样稿,以“抛砖引玉的想法”为题,发到协会公共信箱里。写小传的想法得到了更多文友的响应。很多人发来了数据、照片和作品。池元莲大姐还把为族谱所写的资料都发过来。赵大姐也发来邮件鼓励。
文友们信任我,我也决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撰写的时候牢牢把握以下原则:
把个人家庭的命运与历史的大环境联系起来,介绍人生的主要轨迹,文学道路和成就,在欧华协会的活动,突出每个人的亮点。写好后一定要经过本人审阅修改,才能发表。
就这样一路走来,完成了30人的小传,这是大家共同努力合作的结果。试想一下,没有文友支持提供材料,敞开心扉交流,写小传就是无米之炊,不可能做下去。
写成后将30位作家的传记编辑成书,每篇平均六七千字,总共约20万字,300多页。2014年由秀威公司出版。
目前在进行续集的写作。继续采写欧华其他作家,也准备写30个人左右。期待能尽快完成全书。
历史人物小传:《大风之歌——38位牵动台湾历史的时代巨擘》
欧华作家小传写的是在世的人物。其实在2010年我就开始了历史人物的写作。台湾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多年来笔者一直关心台湾在各方面的发展,曾三次亲自走访宝岛,搜集积累了大量书刊和各种资料。萌发了编写一本名人小传的想法,因为人物是历史舞台的主角。通过介绍一些重要人物,可帮助读者更多地了解台湾,通过这些名人的事迹,了解台湾历史发展的轨迹。
2015年这些稿件整理完毕,去年在台湾秀威公司出版,共328页。这是我的第二本传记类作品。
在世人物可以采访,唐德刚称之为“口述历史”。而历史人物只能从浩瀚如烟海的书籍资料中大海捞针,或沙里淘金。首先要决定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在一本不到20万字的书里,不可能写进太多的人物。笔者不想写成名片式的传记,而是尽可能地以翔实的资料、生动的笔触,用四五千字的篇幅,来叙述每个人物的主要事迹。
另一方面,笔者认为,不能像正史那样,只为“帝王将相”列传。不应只写军政人物,也要介绍经济、文化、艺术各方面的英才,呈现出色彩纷呈的大千世界,这样才有助于人们了解台湾各个方面的发展和成就。为此,作者遴选了38个重要人物,分为政界闻人,军事将领,商界精英,学者科学家,文坛名人,艺术体育人士等六大类进行介绍。这些人物均已去世,目前仍活跃在各界的人物一律不收。
在具体写作时,要注意知识性,可读性,趣味性兼备,选材要适当,文笔要生动、准确,经得起推敲。
长篇传记:《德语文学翻译大师——杨武能评传》
前面两本书从篇幅来说,为每个传主写一篇文章,约六七千字,属于短篇传记。我还想为一个人写一本大传,即长篇传记,详细记叙人物的一生,记叙其成就,并进行评价。要写大传,比写短篇传记挑战性更高。传主要有分量,有较大影响和贡献,有一定知名度最好,否则出书很难。更重要的是,要搜集到足够的材料,才能为传主写出几十万字的翔实传记,材料不够,靠注水是不行的,就像短篇小说不能任意拉长为长篇那样。第三点,作者对传主的相关领域要比较熟悉,才能进行。比如要写一个名医的长篇传记,我绝对不敢。
2015年夏,有一天文友杨悦发来电子邮件,说她父亲邀请我到重庆参加“杨武能着译文献馆开馆仪式”。这让我想起与杨武能教授的首次接触,那是在2013年,我亲眼目睹了在德国魏玛举行的隆重授奖仪式,歌德学会把歌德金质奖章授予杨武能教授。这在中国德语界是第一次。当时我采访了杨教授,写了报道“译坛巨匠荣获歌德金质奖章——杨武能教授传奇”,引起了海内外不小的反响。通过采访,我对他的事迹有了一定了解,非常敬佩这位“德语界的傅雷”。于是我立即回复杨悦文友,一定参加杨武能着译文献馆的开馆盛会。
我想,杨武能翻译过几十部作品,六七百万字,根据他的成就造诣和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的显着地位,完全够格给他单独写一本传记。我采访过杨武能,对他的人生轨迹和成就有一定的了解。自己在德国生活30多年,懂德语,写过《德国风土大观》和《德国精神》,对德国各方面的情况有一定了解,又写过传记类作品,这些都是做传的有利条件。于是毛遂自荐,最后得到了杨教授的首肯。他说,原来国内有作家,有意写他的传记,但因为不懂德语,对德国了解有限,没有答应,这次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你。
这样,来到重庆参加杨武能著译文献馆开馆活动的时候,我就把写传记的任务放在心上,两次仔细参观了文献馆,把大量第一手资料用照相机拍摄下来。开馆仪式后,蒙杨家祖籍武隆县邀请,考察,寻找杨家的“根”,又搜集到大量材料。此外还搜集到杨武能的一些著述和翻译作品。
写长篇传记,像长篇小说一样,有结构问题,也就是谋篇布局。传记文学的结构方式,有纵向结构,即按传主生平时间顺序安排;横向结构,即打破时间顺序,而以问题、性质等安排机构和层次;纵横交错式;总分式;片段式;心理结构;自由式结构等
经过材料梳理和反复思考,并不时与传主通话,微信联系,进行沟通,多次讨论,最后敲定传记的框架,确定把传记写成杨武能评传,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谈人生,一部分讲劳绩,也就是成就。全书细分为19章。
人生部分以他的人生各阶段为基础,分为10章。
劳绩部分把杨武能对歌德的译介研究放在第一章,这是他一生最突出的成果。其次是杨对Novelle(德语中短篇)的推介。接着介绍杨对海涅等人的抒情诗、对《格林童话》,对以《魔山》为代表的德国现代文学的译介。这样总共分五章来介绍他的翻译成就,这是杨武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事业重点。然后把他自己的文学创作成就、在翻译理论和比较文学方面的建树分别列为三章,最后再用一章总括杨武能的辉煌成就及其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历史地位。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书得以杀青。有了初稿后,我又到重庆、成都进行采访,并建立了微信群“采访”,便于与相关人员的联系,得以进一步充实传记的内容。
笔者力求使本书具有可读性,生动性,知识性。希望读者通过这本书,对杨武能的人生及其翻译事业的成就得到较全面、较深入的了解。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32375-1055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