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859): 文化伟人的文化定力与文化自信——苏轼《游沙湖》的现代意义(评课实录)》
     阅读次数:2266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859): 文化伟人的文化定力与文化自信——苏轼《游沙湖》的现代意义(评课实录)

文化伟人的文化定力与文化自信——苏轼《游沙湖》的现代意义

 2017-6-2 12:58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少堂志林(859): 文化伟人的文化定力与文化自信——苏轼《游沙湖》的现代意义(评课实录)








   今天下午,本人应邀赴深圳市福田区梅林中学,参加深圳市名师马恩来工作室的活动。马恩来老师电话邀请我时告诉我,活动内容主要是两堂公开课。第一堂是福田外国语学校王霄老师主讲的语文味教学法公开课,第二堂是梅林中学老师讲的时评语文课。两堂课的具体内容我事前不知道。我也没有问。今天下午两点前,我按时来到梅林中学教学楼四楼微格教室后,才知道王霄的公开课要讲的是苏轼《东坡志林》中的《游沙湖》。东坡志林》是我的枕边书,《少堂志林》从书名到写法,都是模仿《东坡志林》的。苏轼这篇《游沙湖》我当然也是读过的,不过平时只是读读而已,并没有想过要在课上讲这篇课文。知道王霄的公开课要讲这篇课文,很为她的勇气点赞。

   为王霄点赞,是因为苏轼可不好讲。宋代科举考试中的制科考试分为第一等、第二等、第三等、第三次等、第四等、第四次等、第五等。其中第三等为最高等(第一等和第二等为虚设),第五等最差。宋三百多年,科举考试选了4万多名进士,而制科考试只进行过22次,成功通过制科考试的只有41人。所有参加制科考试的人中,为三等的只有一位,就是苏轼,还有一个吴育,为第三次等(一说宋制科考试三等的有4人)。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太伟大,太天才,太聪明,太深厚,太丰富,而我们太渺小,太地才,太不开窍,太浅薄,太简单。因之一般语文教师讲苏轼,用庄子的话说,是小智讲大智,是麻雀讲鲲鹏。王霄是东北师范大学全日制古典文学研究生毕业的八零后,虽年轻,但功底不错。今天是她的语文味教学处女秀,形似方面像模像样,不错。当然,以王霄的年龄讲苏轼,那确是太嫩了点儿。我以前总是说,语文教师要老一点才好。我认为确实如此,特别是讲苏轼,太嫩了讲苏轼(也不只是讲苏轼),进不去。

    我边听王霄的课,边在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里写《游沙湖》的教学设计。语文味工作室的老师们看了我的设计,异口同声,都说好。那确实是好啊。两堂公开课讲完,我评课时重点讲了我的设计,供参加今天活动的老师们参考。

《游沙湖》

作者:苏轼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请看我的设计:

苏轼《游沙湖》语文味教学设计及简要解说


一、反复阅读课文,积累文言语言知识

(一)读第一遍,理解、积累重要实词(包括为何用安常、逸少)。

(二)读第二遍,理解、积累重要虚词。

(三)读第三遍,理解、积累重要句式。

(四)当堂背诵文章中苏轼写的那首词“山下兰芽短浸溪”)



二、反复阅读课文,学习课文章法

(一)苏轼《游沙湖》写自己“相田得疾”,但为何文章后面不详写治病经过,甚至对治病经过一句也没有写,直接写“疾愈”?

(二)苏轼《游沙湖》写自己与安常同游清泉寺,所见景物必定不少,但为何只写王逸少的洗笔泉、兰溪等?


三、反复阅读课文,欣赏课文的文学美点

可以作为教学选点的有:

(一)品“戏”。

(二)品“歌”。

   提示:别称有近体乐府、长句、曲子、曲词等。苏轼词名作《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题记为:“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另一首词名作《永遇乐》(“明月如霜,好风似水”)题记为:“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但苏轼在本文记录自己与安常同游沙湖时写作的一首词,却用“歌”名之。此处苏轼为何以“歌”名“词”?

(三)品“剧”。

(四)品“归”。

   可以选择以上4个词语中的两个来进行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来选择),通过语言品味来把握苏轼的文化形象和人生哲学。其中“戏”字最为传神,因此最为重要,可以作为这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等,都与苏轼的文化形象与人生哲学密切相关。但是这样的设计是从语言入手的,不是空洞讨论什么狗屁形象(我很反感语文课空洞讨论所谓形象)。


四、反复阅读课文,感悟课文蕴含的人生哲学

  引导学生思考、感悟课文中丰富的人生哲学思想。由于每个教学主体的生命体验不同,答案必定多元。自由发言交流。

  (我认为这篇课文讲旷达、讲乐观,都没有错,但属于陈词滥调。我认为文本中最重要的,至少最吸引我的是:文化伟人的文化定力与文化自信——这概括很现代甚至很时髦不是?)


   

课件打出课题结课——

文化伟人的文化定力与文化自信

——苏轼《游沙湖》的现代意义

 

   结课:师生大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片段: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最后,我在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QQ群中说了以下的话:

   ——看看我这设计多漂亮。

   ——要学习我处理教材的文化高度。

   ——这才是地道的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的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其设计感很强,且逻辑严密,前后几个教学环节是不能随便移动位置的。这样的设计和教学,充分体现语文味教学的基本思想——语言教学是基点与中心点(即语言教学要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或者说所有教学环节都要以语言教学为抓手。区别在于:第一个环节的语言教学,是基础性、积累性的,文章、文学、文化环节的语言教学是通过语言教学来进行文章学习、文学欣赏和哲理思考),文章教学是重点,文学教学是美点,文化教学是语文味教学的亮点、符号与品牌标志。而不是随意选几个知识点,然后把“一语三文”(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当标签贴一下。像我这样讲语文课,是多要素,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是语文知识与能力观照立体化与系统化。  

   ——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虽然是模式,但由于面对的是不同文本,教学内容不同,因此其设计完全没有僵化或如出一辙的问题,而是给人一种创造性的常教常新之感。

   

   工作室几位成员在工作室QQ群发言表扬我:

【吐槽】梁青(广州培正中学)(1159706653) 2017/6/1 15:10:06

自信得漂亮啊!

【冒泡】 孙靖宇(大庆)(308187067) 2017/6/1 15:12:22

受教了。

【吐槽】梁青(广州培正中学)(1159706653) 2017/6/1 15:19:40

精致而大气。

【活跃】王春寶(苏州)(445772620) 2017/6/1 15:23:36

设计的漂亮!

【吐槽】徐建利(杭师大附中)(674507409) 2017/6/1 18:47:16

学习了。祝程老师的语文生命永远年轻。


   没办法,我这个《游沙湖》的语文味教学设计,就是高。

   对语文味教学法有兴趣的年轻人,好好学吧。

   不过,要学习、掌握语文味教学法,最好按华为公司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包括管理技术)的三部曲:僵化——固化——优化。即你先要尽量不走样地理解别人的东西,然后通过熟练操作掌握别人的东西。熟练掌握之后,才有资格谈得上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优化。如果你连别人的东西懂都没有懂,你优化谁呢?

2017/06/01



 


最后更新[2017-7-24]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