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教育视野先锋人物
文章标题: 《用名角儿激活传统戏曲的活力》
     阅读次数:65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用名角儿激活传统戏曲的活力

用名角儿激活传统戏曲的活力

作者:韩业庭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27日 12版)
 

  15年前,当传统戏曲陷入空前的生存困境之时,38岁的上海越剧演员萧雅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下海。她离开了国有院团,成立了上海地区第一个自负盈亏的民间越剧团体——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萧雅公司)。彼时,戏曲的市场环境不好,连有国家财政支持的国有院团的日子都不好过,更何况一切都要靠自己的民营院团?

  经过15年的探索实践,这个沪上第一个“吃螃蟹”的民营越剧公司,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活得还不错。更为重要的是,萧雅带领的团队还利用自己的“戏曲明星”资源与地方国有文艺院团合作,探索出了戏曲传承推广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谢红兵是萧雅公司的总经理。据他回忆,萧雅公司刚成立时,完全按照国有文艺院团的模式进行运营管理。录、音、美、服、化、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公司共有七八十人。先行者的探索注定充满艰辛和挫折。萧雅公司成立后不久,各种问题逐渐显现。高昂的演出成本,有限的市场规模,导致演出收入很难支撑这一七八十人的公司的日常开支,更别谈创作新剧目。待遇跟不上,自然导致人心不稳定。“公司每年都要从戏校招些毕业生,这些学生在公司会得到各种锻炼,可一成熟起来,就被挖走了。”谢红兵说:“当时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员不稳定。”

  从某种程度上说,开始那几年,萧雅公司一直在为他人作嫁衣。而根本原因是,客观的市场环境很难让这样一个民营公司通过演出收入来养活那么多人。要走市场,就要学会扬长避短。作为民营院团,萧雅公司无法像国有院团那样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那么,萧雅公司到底有何优势?大家认为,萧雅公司最大的资产和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萧雅这个人。萧雅曾获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大胆创新,把通俗歌曲中轻声、气声及西洋美声唱法融合到了越剧唱腔之中,是最早的戏歌两栖演员。

  在影视界,有时候一个明星就可以撑起一部剧,养活一个公司,那在戏曲界为何不可?正当此时,浙江省舟山市小百花越剧团出现了。舟山小百花越剧团是个国有院团,他们各行当人员比较齐整,但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名角儿,因为“舟山这样的地级市能留住普通人,但留不住‘大腕儿’。”用谢红兵的话说,萧雅公司和舟山小百花越剧团正好优势互补。因此,萧雅公司遣散了大部分员工,仅保留了核心团队,通过与舟山小百花越剧团合作,走上了一条“养戏不养人”的道路。

  演出中,舟山小百花越剧团提供服装、道具、音响以及部分演员,萧雅公司则由萧雅登台,演出收入两家按比例分配。凭借萧雅的明星效应,几年来,演出越来越多,从江、浙、沪到北、广、深再到甘肃、青海、内蒙古,都留下了他们的演出足迹。这样的合作可谓多赢:既降低了萧雅公司的运营成本,又激活了舟山小百花越剧团这一地方院团的活力,为其培养了不少人才。当然,最终获益的是越剧和越剧观众。

  现在,萧雅不仅成了其公司的名片,甚至也成了越剧的一块招牌。她登台的演出,几乎都是场场爆满,尤其在江浙一带农村,听说萧雅来了,观众们都扶老携幼来看戏,一场演出最多时有5000多名观众。戏曲是角儿的艺术,看戏很多时候就是看角儿。戏曲名角儿,能够激发观众的兴趣,激活传统戏曲的活力。无论是萧雅,还是张火丁,她们的经历都说明了这样的道理。因此,我们今天传承传统戏曲,有必要创造条件来培养出更多的戏曲名角儿。

  (作者:韩业庭)


最后更新[2017-7-2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