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高考园地问题讨论
文章标题: 《理解中国梦的方法论与核心价值观》
     阅读次数:52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理解中国梦的方法论与核心价值观

理解中国梦的方法论与核心价值观

作者:本报记者 刘文嘉 光明网记者 康慧珍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11日 04版)

    【专家观点】

  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当前对中国梦的理解,国内外已形成基本共识,但仍存在误读,因此,探讨理解中国梦的方法论十分必要和迫切。

  中国梦是目的性和现实性的统一,是具体性和复杂性的统一,是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统一。中国梦的正确方法论是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作,即不要概念化,不要固化,不要庸俗化,不要好高骛远。

  不要概念化,是因为中国梦是目的性和现实性的统一,需要以鲜活的社会变迁实践为背景加以理解;不要固化,是因为中国梦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需要以变动不居的思维方式加以理解;不要庸俗化,是因为中国梦是具体性和复杂性的统一,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好高骛远,是因为中国梦是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统一,中国梦的实现有赖于国人一体同心的共同努力。

  对于“中国威胁论”的认知基础,主要来自对中国独特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有意或无意的主观臆断,是望文生义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果。而“中国崩溃论”的弦外之音是多重否定,否定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中国政治变迁道路、现代化的中国方案等。中国的文化是家国情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不是“国强必霸”。当前,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主张和平、合作与共赢,反对“赢者通吃”的冷战思维,反对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中国梦的实现,归根结底有赖于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只要大家一体同心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实在在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梦就一定可期可待。

    (光明日报记者刘文嘉 光明网记者康慧珍整理)


最后更新[2017-8-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