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课题纵横
文章标题: 《阅读教育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连载四)》
出处:责编 朱碧波    作者:顾之川   阅读次数:1587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阅读教育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连载四)

顾之川(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

严凌君老师的《青春读书课》系列读本,两年前我就看到试用本,当时即感震撼,并盼望能正式出版,以为这样一套独具特色的读本,应当面对更广大的读者群,并相信它一定有助于锻造中学生的文化精神,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现在这套书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了,这对我来说,如他年遇旧雨,欣喜固难掩抑;而广大青少年学子,忽得新相知,其乐亦当无穷。

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最注重的当然还是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广泛大量的阅读是基础这一点基本上已成为当今语文教育界的共识。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才有各种各样的“必读丛书”。在这样的背景下,《青春读书课》系列读本的价值,就在于在读什么、、怎样读的问题上,其认识境界和切入角度都大气、开阔,体现了一种认识的深度、情感的宽度和精神的高度,被升学和就业压力束缚、被流行和快餐文化浸染的青少年,非常需要这样的精神食粮。

我们常感到中学生作文不能令人满意,即便是优秀作文、满分作文,也给人炫技之感,其精神内涵和情感包容,相对说来总觉得要平淡一些。这当然和学生的生活阅历有关。但这种不足,可以通过吸取前人的生活经验、心路历程、精神成果等来弥补,而阅读正是获得这种滋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在读什么的问题上,我觉得我们过去的视野相对狭窄了一些。文学名著,当然是青少年最适宜的读物,但仅有它们,似乎还远远不够,何况我们岁推荐给学生的名著,由于不免受自身视野的局限,并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应该让学生接触到的不仅是经过某些立场观点过滤的少数经典,还应当有人类文化方方面面的各种声音。《青少年读书课》不拘于文学,甚至不拘于经典,而是从青少年的成长过程和构筑心灵家园、锻造文化精神出发,选取从人类文明的源头到当今,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中具有代表性或独特性的读物,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有些作品不一定是经典,有些作品也许是非主流的,但却是个性化的。这些兼容并包的选文,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更能给学生一种精神启蒙。

现在,语文教育界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丰富其文化底蕴,已经比较注意。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所谓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仅是多人文社科知识的了解,文化修养的提高,更要力求塑造一个完整的“人”。面对浩渺宇宙、无尽时空,面对变化万千的世界、熙熙攘攘的人生,人存在的理由是什么,精神家园在哪里?这当然不是一门语文所能解决的。但在对体现人类文化精神作品的大量阅读之后。在激情的撞击下,在理智的思考中,青春心灵必将有一种内在的飞跃,生命也会达到一种圆融自在的境界。阅读技巧、写作方法以及语文表达方式等,只是语文素养的提高,无疑将会有巨大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可能更多地体现在丰富学生情感和精神的层面上。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5月)


最后更新[2004-6-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