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上少有的超级天才苏轼,亦曾有“作诗火急迫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之叹。(《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惠田僧》)其诗集中还有这样的记录:“梦中神授心有得,觉来信手笔已亡。”(《赠写御容妙善师》)我辈乃庸常之人,很早就学着养成了一个记梦的习惯,没手机的年代床头放有纸笔,因为有些灵感不及时记下,事后再写笔记,常会忘得一干二净。若干年前,曾有一次梦中想好一篇小说,构思很精妙,梦中醒来亦多次。当时想,这个该不会忘,记得住的。但早上醒来,除了记得有这么回事,梦中构思出的诸多情节与细节,全都忘得干干净净。昨夜睡梦,梦中被上级派去做深圳市的中考命题。本不愿意去。但派了,不去不是不行,却是不太好。就被车拉着,及至某偏远命题处,进了房间,其他命题人异口同声曰,程老师一个人命!程老师一个人命!我道,命就命,无数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理想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天天大鱼大肉虽无佳人红袖添香但有葡萄美酒相伴如此这般做个看家的命题活还怕啥子嘛?坐下即开始命题,命出的一些试题如有神助,自我把玩,颇为得意。在梦中这些试题原本面目清晰,迨至天明忽忘,只记得课内文言文试题,即为课文《曹刿论战》命的试题,四道,早上不到六点,靠在床头,赶紧在手机上有道云客户端记下:
(一)曹刿之“刿”是什么意思?
(二)回忆《曹刿论战》全文,简答以下二问:
(1)“肉食者鄙”,其为何“鄙”?
(2)概括曹刿与公对曰的三句话之间的内容及逻辑层次,不超过30字。
(三)通观《曹刿论战》全文,曹刿对国家主席(鲁庄公)从头至尾没有一个称呼,此该如何解释?
(四)你最喜欢曹刿身上的哪一特点?为何最喜欢这一特点?你认为曹刿身上哪一特点最值得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学习?为什么?
这题目帅得不行。
自然,这是按本人创立的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命的题。第一道为语言题,第二道为文章题,第三道为基于文章内容题之上的文学(形象)题,第四道为基于文学(形象)题之上的文化(人生哲学)题。虽然考的是教材中的传统课文,但试题新颖,有创意,有深度,有广度,有厚度,有锐度,有温度,有帅度,不偏亦不怪,却有考头,所以估计能考倒不少学生,因为确信能考倒不少中学语文教师—— 你是中学语文教师?要不你做这些题试试?!哈哈!
2017/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