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934):最好我们不相识(用情诗解读语文味教学法)》
     阅读次数:988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934):最好我们不相识(用情诗解读语文味教学法)

少堂志林(934):最好我们不相识(用情诗解读语文味教学法)

 2017-12-15 11:20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今天早上五多点多就醒了。醒了靠在床头,在手机有道云客户端写了如下的话,发到语文味工作室QQ群:


   语文味教法是一种新的教学语言。为使那些未接触过语文味学法或对语文味学法接触不多的语文教师,能够比较快地理解语文味教学法,我曾写过一篇随笔《相识-相知-相爱-相守——语文味教学法的一个通俗解释》(链接) 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中的四个要素及其关系,类比于人和人之间的相识相知相爱相守(相伴、相惜)这一过程,即语言、文章、文学、文化,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最大公约数。语文味教学法之“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第一环节的语言教学,目的主要是求“亲”第二环节的文章教学,目的主要是求“真”;第三环节的文学教学,目的主要是求“美”;第四环节的文化教学,目的主要是求“善”、求“上”。这四个层次和角度,既作为语文味教学的内容要素,也作为语文味教学的程序要素,共同构成语文味教学的动态系统与标志性、符号性特征。语文味教学法是一种追求真、善、美、乐相统一的表现性、抒情性教学法。和传统的再现性教学法不同,语文味教学法是熔铸了教学主体生命体验的表现性、抒情性教学法,是引导、激励语文教师追求与打造出更具有高度、广度、深度、厚度与温度的语文课堂的教学法,是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引导与激励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不仅仅当成职业甚至事业,而是要能逐步发展到把语文教学当成志业的教学法,是能从根本上帮助语文教师有效克服职业怠倦和审美疲劳的教学法,因而它是解放语文的同时也解放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法。时间和实践将证明,这一新的教学语言的诞生,是对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的一个革命性贡献。

   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情诗来阐释——


《最好不相见》

 仓央嘉措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我把它简化一下——

第一最好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相知。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思,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四最好不相恋,如此便可不相惜。
最好我们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弃。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2017/12/15



最后更新[2017-12-1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