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951):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皆为语文味的注脚》
     阅读次数:959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951):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皆为语文味的注脚

少堂志林(951):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皆为语文味的注脚

 2017-12-29 21:4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今早上靠在床头有如下思考,发布在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


   宋代大哲学家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

   有人撰文评论陆九渊这句话说,这种罕见的大气魄,在中国思想家中,独一无二。陆九渊一生授徒无数,却没有留下专著。有人曾劝他写书,他再次重申了自己的主张:“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这句话,我的语文味论文中曾突出地,重点地,创造性地引用过。“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特别是“六经注我”,是语文味教学理论倡导的教学主体处理和文本关系的基本方法。

   从语文味与诗味理论的暗合,到语文味研究一开始就很快直接从诗味理论中吸收营养;从语文味教学追求“天人合一”,到语文味定义中融入境界一词;从文人语文概念与思想直接从文人画概念与思想吸收营养,到语文味教学的“有我”以及匠人语文的“无我”概念与思想的提出;从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湘濡并进、知行结合、道器纵横,到语文味理论与实践与庄子缠绵;从语文味理论与实践强调阴阳互补,到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和宋词元曲词谱类比,以及早期语文味论文就有语文味是“和语文”的思想,等等,分明就是一派“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皆为语文味的注脚”的气象。

   我不是说我懂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而是说的一种学问方法。

   这一点,目前中国语文界其他学者、名师都做不到。

   从一开始研究语文味,我这种从传统文化吸收营养、寻求理论资源的意识,就很强,而且十年来,这种意识越来越强,以至我正拟撰写的语文味研究集大成之作《中国语文哲学——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新体系》,其宏观结构也都是受《易经》启发。

   最近了解到,福建有一个小学老师提出“易语文”,她就是把易经之“易”的几个意思作为语文教学原则(比如简易,变易等等)。不过作为小学老师,这样已不易了。

   实际上,在“易语文”之前,计算机学术界有一个“易语言”诞生。

   据百度百科,易语言是一门以中文作为程序代码编程语言,其以“易”著称,创始人为吴涛。易语言早期版本的名字为E语言。其最早的版本的发布可追溯至2000年9月11日。创造易语言的初衷是进行用中文来编写程序的实践,方便中国人以中国人的思维编写程序,并不用再去学习西方思维。从2000年至今,易语言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功能上、用户数量上都十分可观。

   很有影响的小学语文界名师李吉林是研究情景教学的,开始她没有从传统文化吸收营养、寻求理论资源的意识。据李吉林文章介绍,她研究情景教学多年后,有一位高人指点说,你研究情景教学,应该读一下《文心雕龙》,那是中国文论史上研究情景理论的高峰。从此她的研究开始有了突破。

  《少堂志林》基本上是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第二期说的话,2014年元旦后开始写作,四年时间,951篇,130万字左右。

   早就说过要暂停在工作室和微信说话。这次是真的。有好多事情急着要做。因此从新年元旦开始,暂停在工作室和微信说话。这一暂是多长的一个“暂”,不好说。想看我的思考,就去看看语文味网,可能我有时还会写点随笔挂上去,因为《少堂志林》已成为我的电子日记,已写成习惯,停不下来,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感,我认为有价值的,都会写下来。

   先再见再说。

2017/12/29


最后更新[2018-1-4]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