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959):有些教学互动是世间最虚伪最弱智的教学行为(在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的谈话)》
     阅读次数:94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959):有些教学互动是世间最虚伪最弱智的教学行为(在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的谈话)

2018-1-16 21:09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少堂志林(959):有些教学互动是世间最虚伪最弱智的教学行为

——在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的谈话


   半个小时前,有位我工作室以外的年轻教师给我发来如下微信:“一个月前,听一位大咖说了一个深有启发的金句:‘看老师上课的水平,主要不是看他在学生说话之前说的什么,而是要看他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说的什么。'一语惊醒梦中人,于是一直琢磨怎样锻炼自己。这节课,努力迈出了一小步,尝试跟随学生发言的节奏来引导课堂,而不是像以往公开课那样战战兢兢沿着自己的思路按部就班。”

  “看老师上课的水平,主要不是看他在学生说话之前说的什么,而是要看他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说的什么”这句话,是我不久前在广州市越秀区讲学时讲的,当时这位年轻教师正在广州学习,也来听了我的报告。

   以下是我发到我工作室的我( D)和她( R)在微信上的交流——


   D:一味跟着学生发言节奏或思路就正确?我看不一定吧。

   我觉得,教学过程中,谁高明就沿着谁。有时学生的意见的确有启发性,那教师就要有胆识和胸怀抓住不放,把它纳入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内容。

   教学本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学生跟着教师(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现实中,有些表面看上去是教师跟着学生的课(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实际上还是学生跟着教师的,只是有些有经验的教师做得不漏或不太漏痕迹而已。

   R:我就是想表达这个意思,没有您说得这么完整。

   沿着学生的发言走,且顺理成章地把话题引到自己想说的地方去。

   R:您的“看老师课上得怎么样,听他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说什么”这个金句,给了我特别大的提醒和启发,真的,特别感谢您!

   R:怪不得别人说,求师一定要求大师。

   R:怪不得所有艺术家都会首先看出身,师从从谁谁。

   D:这十数年间,有不少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了我早期的公开课《荷花淀》,其中有些作者,按惯例在肯定之余,要指出《荷花淀》一课的不足。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一堂课无论多好也肯定有不足。但这些基本上没有教学经验的研究生拾人牙慧,说这堂课最大问题是教师主导性太强。

   这完全是胡说八道么。

   反而是著名语文教育研究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荣生那样真正高水平的学者,却能充分肯定我的《荷花淀》一课的巨大意义。(“巨大”一词是王荣生教授评价我的《荷花淀》一课时说的,我引用很多,这里不作注释了。)

   不过我面对研究我的文章中的这些胡说八道,不仅不生气,还总是抱着好玩的态度去看待。小孩子能不胡说八道吗?呵呵。

   无论你在哪个领域做学问,一旦成为别人文章、著作研究的对象,尤其是成为较高层次、选题较严格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被别人写成书,就一定要能承受被人说三道四,说七道八的现象存在,甚至要学会把所有的批评意见包括误解都当成表扬来看待。古今中外的所有伟人大师名家,得到的都是这种“表扬”。只有《圣经》和上帝,才不被批评。

   事实上,有人研究你,就一定会有批评。有人研究你,表明你是小数点前面的,不能忽略不计了;没有人研究你,你就是小数点后面甚至小数点后面若干位数字,通常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学者能被别人研究,就是最大的表扬。

   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性永远没有过强的问题,只有合不合教学实际,效果好不好的问题。

   我赞同这样的观点,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中的主体。具体到某堂课,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该谁是主体,谁就当那堂课的主体。

   一些公开课或日常课中的所谓互动,是世间最虚伪最肉麻最腐朽最反动最愚蠢最低级最弱智的教学行为。

  R哈哈哈哈,最肉麻。

   R请问肉麻何解?

   D:肉麻就是肉上长了麻点。


2018/01/16


最后更新[2018-1-17]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