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987):人民不死,语文味不死》
     阅读次数:953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987):人民不死,语文味不死

少堂志林(987):人民不死,语文味不死

2018-2-22 22:40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2018年1月初,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的有关情况。

   以下是外省一位老师分享给我的文章。看看一线教师对新课标修订版的评价多有水平啊。这显示了语文味在民间的力量。尽管在前些年已有大学教授专门发表论文提出语文味可以进新课标的问题(大同大学教授张毅:《“语文味”可以进课标吗?》。网址链接:http://www.yuwenwei.net/ReadNews.asp?NewsID=12856),但在中国现行学术体制下、学术江湖中,这种提议只能是天方夜谭,不可能成为现实。换句话说,教育部课标专家组的专家(包括课标修订组的专家),是不会这样说的。因为他们没有民间那样广阔的胸怀,不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怎么能进入他们的话语体系?   

    不过我们坚信,人民不死,语文味就不会死;语文教师不死,语文味就不会死。哈!


2018/02/22


附录:

高中教师点赞新课标 更有"中国味""语文味"

2018-01-17 快资讯

昨天,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有关情况。新课标在文本结构、内容及其实施要求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这对一线教学会带来哪些影响?

语文:教师亟需养成课程意识

记者来到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教室内和走廊上随处可见图书柜、电子书库。南京市学科带头人、二十九中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语文教研组长邱兼顾介绍,近两年来,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加大学生阅读量做了不少工作:电子书库扩容,每层楼还改造出一个阅览室。“所有的馆藏图书一批批地投放出来,让学生每天在每个时段都可以自由地取阅,这个时候的图书已经不再像以前放在图书馆放在阅览室睡在哪儿了,现在是随时享用。”

新课标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中,语文课标最突出。如: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等。邱兼顾表示,阅读量和背诵篇目的增加是语文新课标的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学校增加阅览室等一系列举措也是提前应对。

此外 ,新课标在阅读形式上,要求从纸质的阅读转向跨媒介阅读,从短篇长文阅读到整本书的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

综观语文新课标,邱兼顾认为,最大的变化在于体现了“中国味”和“语文味”。“我们的课程肯定要培养中国特色的人,所以他要强调中国味。一方面是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体现得非常鲜明;另一方面,我们要培养的是中国特色的接班人,所以我们用中国传统文化、用革命经典作品都加入我们教学内容当中去。”

“语文味”体现在多方面,“从教学内容上来讲,语文的听说读写表达交流都很细致地做了要求,比上次的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更为细致也很详细。 18个任务群学习当中,比如阅读,阅读有研读、浏览、精度、泛读、还有要求学生做批注、做读书笔记、做读书报告交流、等等,要求非常非常细致。而且特别强调以语言为载体,在语言基础上去完成思维的、审美的、文化的各项素养的积累,这本课程标准拿出来以后,感觉是很像一个语文的课程标准了。”

新课标另一个特点是可操作性大大增强 。“第一,你每个任务群的学习该怎么操作,讲的很细致。第二,你考核每个任务群达到什么层次,每个学生每个阶段应该达到什么层次,学业水平的五个层次讲的非常细致,所以这五个层次的学业水平考核,包括高考,这个之间每个层次的试卷难度、考查方式怎么样呈现,这是我们后面要好好研究的问题。”

新课标出台之前,南京市就跟踪修订情况,及时进行了研讨,很多学校也在准备。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三四年前就开始储备师资,并邀请参与修订新课标的专家来校做讲座。但新课标今年9月开始实施,相比学生,一线教师面临很的挑战更大。

邱兼顾介绍,接下来,教师需要反复研究思考新课标,尽早培养起自身的课程意识。“现在的课程标准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特定情境当中的实践性、综合性、活动性的语文学习,它不像以前我们提模块,他提出了一个学习任务群,这个任务群是一个抓手,就是让我们通过情境任务的设置,让学生老师共同参与创造这个课程,不再是以前的一本书就是一个课程。所以现在的老师,如果你仅仅满足于把几本教材教透,甚至于几份试卷,你是无法应对这个教学的。”

邱兼顾认为,新课程标准在考查上除了高考之外,特别强调了学业水平考查,“应该是跟高考综合改革是配套进行的,这个配套到底结合到什么地步,下面是重点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学校要思考的是它的课程配备,它的选修能不能开起来,因为前一阶段我们江苏的高考是三门为主,导致很多学校一线学校的语数外以外的其他学科,师资严重老化,配备很不齐,现在该怎么问对这个问题。”

历史:更重学科素养

历史新课标明确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程,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尚祚祥表示,历史学科新课标最大的变化在于体现学科特点和学科素养的培养,比如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

“从内容的配置上来看,增加了早期的人类文明史,增加了以前老版教材里面有的,近年的新课程里面删去的,比如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之类的内容,包括一战、二战等等。从内容的变化上看,我个人感觉可能更加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尚祚祥说道。

此外,就课程结构而言,此次新课标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的设置,也更具层次性和渐进性,更适应教学需求。“选修性必修课程的设置来看,可能更多的还是面向高校的选拔性优秀人才的构建角度;选修性课程,可能应该说是为了满足更多层面需求,对于有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或者他对某一领域更感兴趣,需要深入关注研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

(来源:江苏教育频道/杨惠 编辑/范文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100773.html 

最后更新[2018-2-22]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