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前的2005年12月6日下午,我应邀在深圳市南山区南头中学第六期南中大讲堂,给该校高三学生做了一个演讲。像我平常的文章、报告的标题一样,我这个演讲的题目特别个性:《及时读书就是及时行乐——一个长辈不太高尚也不太庸俗的读书经历漫谈》(文章链接:《
少堂:及时读书就是及时行乐》)。现场听过演讲或看过演讲实录的很多老师都跟我说,以前听过不少读书讲座,但没有一个是像我这样讲的。这个演讲的实录比较长,有上万字。我把这个演讲实录发给《演讲与口才》杂志编辑部,该刊编辑择其菁华,以《人生的第一个美梦》为题,发表在2006年第12期。可能这个演讲对一些不太懂事、不太喜欢学习的青少年有一些激励作用和教育意义,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语文》(上、下册,2008年7月第2次印刷)将其选入上册第二单元“演讲”单元,作为这个单元的唯一正式课文。我这个演讲在互联网上流传很广,影响也相当大。最近媒体上正在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和其母亲牵手的故事。我是一介平民,但我也有和母亲的牵手故事,上述演讲的第五部分,正是讲的我和母亲的牵手故事。以下是这个演讲第五部分的原文:
我热爱读书,觉得人生最大的快乐的第五个原因,是一个非常朴素的内心隐秘,也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理想,那就是我对母亲的感情。我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当然现在也许能猜出那三个字是自己的名字。我希望给母亲带来快乐,从小我就希望有一天能给母亲做寿。今年11月,我在武汉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我母亲住在武昌我小弟家,会议间隙,我到了小弟家,给了母亲八千块钱(堂按:这八千块钱是我给父母当年的生活费),我跟父母亲说,你们好好活啊,我每年给你们长工资,我父亲说,那我活到一百岁呢?我说,我给你们长工资长到一百岁!
说到母亲这个话题,我还想顺便说说写作。很多同学觉得作文时没话可写,其实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不会没事可写了。我母亲71岁生日那天,我女儿也从大学回家来了,晚饭时分,我让她给她奶奶打个电话,她开始还不乐意,是我硬逼她她才去打的 。打完电话后,女儿喊道:“奶奶跟你讲话!”我去跟母亲讲了几句,回到饭桌,女儿似乎觉得受了委屈,她“报复”我,朝我嚷嚷:“你这么行孝,你今天给奶奶什么呀?”我说我不说,说了你也不懂。女儿说:“你说嘛,我都大二了,有什么不懂的!”在她胡搅蛮缠之下,我只好说了,我说:“你知道今天我想什么吗?我想的是,小时候,你奶奶经常拉着我的手,但是我长大后,我记得好像我从来没有拉过你奶奶的手。我现在最想的事就是拉拉你奶奶的手。”说到这,我有些伤感,女儿也似乎有所感动。就是这样一件家庭小事,但这难道不是一篇好文章吗?写作文需要向外写,写社会写人生,但是,做人要公,作文要私。我们很多同学,一提笔就是宇宙四海,就是中东海湾,就是伊拉克,就是俄罗斯,不是说不要这种大情怀,实际情况是这种大情怀很容易写得空洞,苍白。我说的私,不是自私,而是说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体验,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次深圳读书月现场作文大赛,我出了一个题目,叫“奶奶的生日”,小学组80个同学,选写这个题目的多些,有十几个;初中组60同学,只有2个同学写这个题目,其中还有一个同学文章开头老老实实地说自己并不知道奶奶的生日。我经常想,及时读书就是及时行乐,及时行孝也是及时行乐。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当自己事业有成,把父母接到自己的身边,下班了,掇一张小板凳,坐在父母的身边,摸着父母粗糙温暖的手,给母亲剪剪指甲,跟父亲聊聊天。同学们,我们有多长时间没有抚摸母亲的手了呢?我们还记得母亲的手是什么样子了吗?从这个角度说,写作要积累属于自己的生活,感悟自己的生活,积累自己的情感,整理自己的情感世界。
2018/02/23
相关链接:《
少堂:及时读书就是及时行乐》(演讲全文实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100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