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试题下载谈天说地
文章标题: 《美食不如美器 一口锅对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阅读次数:69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美食不如美器 一口锅对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美食不如美器 一口锅对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art.people.com.cn 2018年02月27
原标题:吃货祖先说:美食不如美器
伯公父簠 陕西省周原博物馆藏 西周
在博物馆的青铜区域,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不明觉厉”的字,让人不得不怀疑自己的汉字储备。
“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吃两顿”。据中国烹饪协会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国餐饮收入或超3.9万亿元,而最受中国人欢迎的还属火锅。火锅,在中国已经火了几千年。火锅的前身就是鼎了,倒上水,搁上辛苦猎来的肉食,腹下烧火,烹煮食材……吃饱喝足才能生活安定,于是,这一口可以提供美食的“锅”,就成了“国之重器”,成了一种象征——“定鼎”,是定都建国;“鼎盛”,是兴旺发达;“一言九鼎”,是承诺之重;“鼎力相助”,则是关系之铁……可见这一口锅对整个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生活条件改善了,对吃的要求也就高起来。俗话说“美食不如美器”,咱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各种食器来满足不同的烹饪、存储食物的要求,久而久之,也成为礼器。与现在我们张口闭口“瓶子、罐子、盘子、杯子”的简单叫法不同,祖先们的食器都有着细致的分类和命名,连器具上的部件也都有命名。在博物馆的青铜区域,我们时常会看到一些“不明觉厉”的字,让人不得不怀疑自己的汉字储备。下面,我们就一块来认认这些字。
鬲(l,音历):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便于炊煮加热。鬲和鼎的主要区别在足部,鬲足中空,足壁与器壁相连。
甗(yǎn,音演):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zng,音赠),置食物,相当于蒸屉;下部为鬲,置水烧热后产生蒸汽。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箄(pái,音排)。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簋(guǐ,音轨):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二耳。
簠(fǔ,音辅):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盖、器大小相同,合上成为一器,打开则为相同的两器,在古器物学上又称为“却立”或“却置”。簠器在经籍中称为“胡”或“瑚”。
盨(xǔ,音徐):盛黍,稷,稻,粱用。椭圆形,敛口,二耳,圈足,有盖。
斝(jiǎ,音甲):温酒器。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鋬。
觯(zh,音至):饮酒器。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
兕觥(sgōng,音四工):盛酒或饮酒器。椭圆形腹或方形腹, 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
(责编:王鹤瑾、潘佳佳)

最后更新[2018-3-3]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