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记》开始,我国史著的面貌方发生了迥异于以往的巨大变化,其“本纪”、“世家”、“列传”皆是以人为中心结构而成,因而被称为“纪传体”。这一伟大的首创非司马迁莫属。
马迁注重于写人物的性格、禀赋,往往是他用笔的着力之点、精彩之处。如 《张仪列传》的开篇,写张仪学成纵横之术后去楚国游说,结果被怀疑为小偷遭到一顿痛打。他的妻子就对他说:“你要不是因为读书游说,怎么能受到如此这般的侮辱?”张仪却问妻子:“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嘴里吗?”妻子笑了,说:“舌头当然还在。”张仪也笑了:“只要我还有这条舌头,足矣!足矣!”几句对话,就把张仪作为纵横家加亡命徒的嘴脸勾勒得跃然纸上。
类似上述的一些生活细节,本来都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司马迁却看得很重,这可以说明他关注历史自有不同于别人的侧重点。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就常常在于细节,特别是性格细节,这也是 《史记》 高出于“二十四史”中其他史著的地方之一。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其实,从某种意义说,性格也决定历史。司马迁的《史记》就告诉我们:历史都是性格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