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率性写吧少堂志林
文章标题: 《少堂志林(1021):形而上北大了》
     阅读次数:1282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少堂志林(1021):形而上北大了

少堂志林(1021):形而上北大了

2018-5-14 10:04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一)

上周,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余博士(就是跟我做“名家访谈”的那位教授,文章链接地址:《名家访谈】做理论型的实践家,或实践型的理论家)来电话,问我能否把我的新课标方面的研究论文发给他参考。余博士可能想摸底看我对新课标有没有研究。我在电话中和他谈了一个多小时。我说十多年前我写过几篇影响很大的批评课改的文章。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研究方向的一位著名的荣休教授主持的这个语文新课标修订稿,去年底才正式出炉,此时我已基本不管事了,但我看过这个语文新课标的修订稿。众所周知,北大中文系的学术强项根本不是语文教育研究,朱自清、叶圣陶、夏丏尊那些人早已不在了。电话中我对余博士批评语文新课标修订稿一小时。我对余博士说,你要是想请我去新课标培训班讲,免了,我去讲,得罪人。


北大中文系这位著名教授在媒体上解读语文新课标课修订稿的文章,多有一股陈腐之气。比如他一味主张少上网,主张语文课少用最好不用PPT


这简直是逆潮流而动。


窃以为,当今时代的语文教育,不充分利用互联网,上课不用PPT,是死路一条。


2002年,我就曾撰文批评从2001年开始的新课改,最大问题是形而上学。

现在语文新课标由北大中文系著名学者牵头主持修订,原来在其他地方上学的形儿,又去北大上学了。


我坚定彻底地以为,在当今时代,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PPT不能主张少用,而是要主张科学地多用。


孔子活到今天,他不会用PPT,不给他发教师资格证,不能上讲台。


我一向反对语文课滥用PPT。

但对语文课用PPT,不能因为有问题就采取一概否定态度,要具体分析具体情况。


没有几个语文教师朗诵很好,我们是不是不提倡语文教师范读课文?

没有几个语文教师解读文本到位或有自己的见解,我们是不是取消教师对文本的解读?

没有几个语文教师下水作文写得好,我们是不是否定教师写下水作文的意义?

没有几个语文教师板书设计得好、板书写得好,我们是不是取消语文教师板书?

没有几个语文教师作文批语写得好,我们是不是取消语文教师的写作文批语?

没有几个语文教师语文课上得很好,我们是不是取消语文课?


同样,确实有些语文教师PPT用得不好,甚至很不好,但总体看来,问题主要不在PPT本身,而是使用的问题。

即是如何提高使用水平的问题。


反对或批评语文教师用PPT,让人想起清朝末年统治者反对汽车、火车。


(二)

刚才一个老师分享东北王鹏伟教授在《中学语文教学》发表的论文《回归语文教育的原点》。王文结尾段落是——

结论

综上所述,语文教育症结并不在所谓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失衡,而在于放弃读书。读书是语文教育的原点,语文课程改革的出路在于回归读书。读书视阈要扩展到整个人文领域(包括科学人文),构建开放的课程系统,从而引发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这和上述那位北大中文系著名教授的观点一致。


我认为,语文教学强调读书没有错,但为什么要把过去十几年语文课改强调的纠正人文与工具失衡的弊端这一观点全部否定掉呢?


我很不喜欢一些文章作者,包括一些学者,为了显示自己高明,全盘否定前人的观点。


从2001年开始的语文新课改,其核心理念之一,是纠正人文与工具失衡的弊端。这个观点,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是这样写的,课改专家、全国媒体也就此宣传了十几年,可以说深入广大语文教师之心,怎么今天就有学者跳出来推翻这一观点呢?学者们这样颠来倒去搞学术,你叫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如何是好?


即使是两千年前的孔子,其许多观点也是我们今人不能轻易否定,甚至无法超越的。


学语文要读书,这还需要论证么?


不过,学生读文学名著是读书,读科普,读科学史,读数理化生物哲学教材,就不是读书?


今天学语文,和古人不同。古人就是一门语文课,今天学生还有大量其他课要学习。不能把语文课外阅读强调过头。


打着好听的发展学生人文素养的旗号,把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范围狭隘化,把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强调得过头,可能会害了学生——青少年的精力有限,你花很多时间去读文学名著,你数理化外语考得过别人吗?


用陈腐的语文观点来谈当代语文,不太合适。


语文阅读一定只是在语文教学范围内?学生上数学课,上物理课,上化学课,上哲学课,上历史地理课,某种意义上都在学习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哲学等教材,都是用语文写的,是语文阅读的好材料。


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哲学等课,学生实际上都是在进行语文课外的阅读,甚至可以说在间接上语文课。


亲爱的广大一线中小学教师们,我是爱你们的,但是你们要警惕,要有自己的脑子,切勿被一些今天这样说明天又倒过来那样说的学者砖家们忽悠。

2018/05/14



(说明:这是我昨天晚上在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QQ群里的谈话)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113892.html 

 

最后更新[2018-5-1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