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中考聚焦教育思想
文章标题: 《【旧作】 程少堂:何处是归程——关于《诗经·桃夭》教学的一封公开信》
     阅读次数:2504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旧作】 程少堂:何处是归程——关于《诗经·桃夭》教学的一封公开信

少堂志林(923):何处是归程

——关于《诗经·桃夭》教学的一封公开信

2017-12-4 21:54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少堂志林(923):何处是归程

——关于《诗经·桃夭》教学的一封公开信

   深圳市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今天下午两点多给我发了一个电子邮件。我现在很少看邮箱,她短讯通知我之后,我下午五点多才看到这个邮件。她的邮件如下:

2017-12-04 14:05

教授:

见信好!

虽然您不开微信,还是有话想跟您说呢。

上次您帮我指点过的那节《诗经》录像课虽然我自己不太满意,但是组委会评价不错,邀请了我去杭州讲,我又重新准备了一个教案,您能帮我看看吗?

昨天晚上备好课,今天恰巧看了您的博客,突然就发现好像有语文味的感觉。

虽然我理论修养不够,读书也慢,但是感觉备课时候会不自觉地就变成了语文味“一语三文”,哈哈,真有意思。

这次的课,我计划讲这种手法。

语言——从桃夭看诗经的语言特点

文章——桃夭诗歌内容理解,掌握,由比引出赋比兴

文学——由朱熹的引出刘勰的比显兴隐,体会在古代诗歌中的运用

文化——“比兴的运用,托物言志、兴寄手法、中华文化的含蓄蕴藉美。

祝:

安好。


   以下是我回复邮件:

   谢谢你使用语文味教学法。对你这样好学的年轻人,廉价的好话,我就不多说了,直奔主题吧,给你说课。

   你这个《桃夭》教学设计,扁平,肤浅,教学诗歌却缺少诗心,因而设计缺少诗意,你运用的不是语文味教学法,而是随便找几个教学点,然后贴了一个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的标签,整个设计没有语文味。

   下面我就这首诗歌的教学提出我的意见,供你参考。我的意见肯定是好的(一笑),但不一定适合你,仅供你参考。不过你要突破,就要多研究多学习像我这样的设计(一笑)。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一)关于语言教学

   关于我的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第一环节语言教学的内涵,你还是没有真懂。

   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第一个环节的语言教学,是语言积累性教学,原则上是不教语言特点的(你要教我也没办法呵呵)。语言特点当然可以教,且一般老师都会教,语文味教学法也会教。但根据语文教学的规律,一篇作品的语言特点,宜放在学生对文本有相当理解的基础上才进行教学。作品语言特点的教学,实际上属于文学教学的范畴,在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中,是教学的第三个环节,即文学教学环节的内容。在一篇课文教学的一开始,就教这篇作品的语言特点,好比没有谈恋爱就直接谈结婚,属于鲁莽的教学表现之一,是教学莽汉行为。

   其实,这首诗歌在语言积累方面有好多教学点可以选。比如文言文知识,比如一些字词句的理解等等。特别是一些看上去没有区别实际上有区别的句子的内涵,像“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这三个句子的区别你自己懂了吗?我很懂呢,但我不告诉你哈哈。算了,还是跟你说了吧——这几句诗,是夸奖新娘子:上得了厅堂(室家),下得了厨房(家人),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汽车,买得起洋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哈哈!或者概括: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对丈夫好,对公公婆婆等新的家人好。

   “宜其家室”我认为相当于“进得了卧房”呵呵。这个不适合给学生讲,不要讲了。

   运用语文味教学法教学这首诗歌,第一环节的语言教学有好多教学选点可以选,你看不出啊。要努力啊。当然,很多老师都这样教学,你还算素质不错的老师,不如你的老师很多

   我一贯反对语文教学违反基本教学规律随便教。我也反复说过另外的话,即一流的教师教学既要会走“正步”,也要会“乱跑”,就是要敢于、善于“乱教”。但“乱教”不是瞎教胡教。美国智库曾通过中国电视剧《亮剑》来研究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军队的打仗方法,最后得出的结论,和《亮剑》中国民党将军的结论一致:国民党军队之所以老打不过毛泽东带领的共产党军队,是因为毛泽东当年的打仗都是“乱打”。对此“乱打”,当时年轻幼稚的林彪还看不懂,曾写信要毛泽东交出指挥权。毛泽东以中国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军事家之无比的“四个自信”——无比的理论自信、无比的文化自信、无比的智慧自信和无比的指挥自信对林彪说,你还是个小孩子嘛,你懂啥子嘛。这个时候的林彪还没有掌握打仗的基本规律。只有对战争的基本规律成竹在胸的人,才有资格谈“乱打”。这就是说,毛泽东的“乱打”不是违反战争规律的瞎打,而是在熟练掌握战争规律的基础上的一种“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是对战争规律的创造性遵循。同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胆识不在敢不敢于违反教学规律进行教学,而在善于不善于在教学规律的约束下,戴着镣铐自由地创造性地舞蹈。想怎样教就怎样教,要么你是超一流教师,要么你是低水平教师。当然你这个设计不是故意违反语文教学规律,而是你可能还不太知道教这样的课文,其基本规律是什么。《诗经》属于文言文,教学这样的课文,其基本规律是什么?像我这样设计这样教学,就是遵循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哈哈!

(二)关于文章教学

 你的这个教学设计中,文章教“比”,文学教“兴”,这样分工是何道理?有何理论依据?

 《诗经》教学,比兴当然重要,但你教比兴的意图何在?看不出来。你肯定是有意图的,虽然肤浅的意图不等于无意图,但太肤浅了,和你这样年轻有为的教师身份不相称。另外,你真能分得开比和兴吗?

   要是我来教《桃夭》,文章教学选点可以这样选:

   1.《桃夭》反复用一“宜”字,其用意何在,好处何在。(思想内容的理解)

   2.“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三个句子,为何是这种顺序?换一个顺序,比如“宜其家人”“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如何?

   这是很好的文章教学选点啊,对学生写任何文章(不只是诗歌)安排文章层次,都有启发。

(三)关于文学教学

   比兴可以放在这里讲,不过要讲出这首诗歌的比兴好在哪里。这个不容易,对老师要求高。但这样讲很有必要,很有意义,很有意思。

   一些资料说,《桃夭》各章的前两句,是兴句。其实是兴中有比,比中有兴。分别以桃树的枝、花、实、叶,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这里就有很好的文学教学的选点在:怎么写作顺序不是枝、叶、花、实(植物生长顺序),而是枝、花、实、叶?或者说,这首诗改成这样行不行: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这里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文章的写作目的,制约着比喻的目的。

   用植物生长顺序来比兴男女盛年及时嫁娶,当然是可以的。但请记住,这首诗是贺新娘的。重要的事说三遍:这首诗是贺新娘的!这首诗是贺新娘的!这首诗是贺新娘的!

   我上个洗手间接着来写。

   这里要讲好,请参考上文我对“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三个句子的逻辑关系的阐释。

   大概可以这样推断:创作《桃夭》的这个诗人认为,作为新娘,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是最重要的;对丈夫好,重要,但重要性次之,毕竟丈夫是比较好对付的东西;对公公婆婆等新的家人好,你是最美的花朵,需要这些绿叶扶持。放在最后说的,有时是最不重要的,但也不一定。你看看《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婆婆的关系,是最难处的一种关系不是?这里是情感关系,而非逻辑关系,或者说是一种情感逻辑。

(四)关于文化教学

   你的设计,文化教学也不好,你实际上又在回头炒比兴。

   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化教学,是可以教文化知识的。但文化知识只是浅层的文化教学内容。深层的文化教学,要进入哲学(人生哲理)层次。这就要求渗透教学主体的生命体验,将生命体验和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化合后,熔铸成一个新的充满人生哲理感悟的教学主题。比如我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文化环节也讲三啊八啊这些数字的文化内涵,也讲汉白玉啊松柏啊等事物的文化内涵,但我要讲的重心还不是这些,重心是通过这篇关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说明文的教学,激发、引导学生树立不朽意识。这个不朽意识,是我很小的时候就有的,通过教学也可能激发学生具有这种意识。这就是渗透教学主体的生命体验,这就是人生哲理教学。

   照我看来,这篇《桃夭》的文化教学选点,太多了。兹举几例:

   1.比如,我们平时说的家,是父母亲的家才是我们真正的家。但根据《诗经·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古人认为女子出嫁是回家,女子出嫁称为“于归”。那么请问,究竟哪里是女人的“家”?——何处是女人的归程?何处是人生之归程?

   这个教学主题好得一塌糊涂。

   要说“大”,这个教学主题就不是一般的大,它讲的是哲学终极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哪里?要说“小”,它就是讲一个“归”字。

   把“归”字讲清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就大致讲清楚了。

   中国文化可以归结到一个字,不同的学者可以有许多概括。但其中最好的一个字,我认为就是这篇《桃夭》中的“归”字。讲好了这个“归”字,你就真懂了何处是人生之归程。

   好多人以为自己真懂了“宾至如归”这个成语,其实哪里哪啊,他只是认得这几个字而已。

   2.比如,“逃之夭夭”这个成语,意思是表示逃跑得无影无踪。它是从“桃之夭夭”演变而来。“逃之夭夭”与“桃之夭夭”之间,有怎样的隐秘的文化关联?人生是不是一个从“桃之夭夭”到“逃之夭夭”的过程?换言之,究竟“桃之夭夭”是人生的归程,还是“逃之夭夭”是人生的归程?这都进入哲学层次。这个可以让学生探讨,说不定有很好的意见诞生。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一言以蔽之,你还没有很好地理解语文味教学法中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的概念的内涵,只是贴了个商标,因此你的设计没有语文味。不过你有兴趣,就慢慢学,总有掌握得较好的那一天。

   我老人家直直接接大半辈子了,如果想从我这里得到一些有价值的意见,那就希望能够适应我的言语风格。

2017/12/4


 

 

——————————————————

相关链接:

   少堂:教我如何不想“我”(宝安区教学大赛之评课)



最后更新[2018-5-15]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