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搜索
高级
 本站专题
 · 语文味集锦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 课题之窗少堂研究
文章标题: 《【老故事】程少堂:学术界正式提出语文味理念的第一篇文章及其背后的故事》
     阅读次数:1081
 版权申明:本站发布的原创文章或作品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本站所提供的所有文章及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老故事】程少堂:学术界正式提出语文味理念的第一篇文章及其背后的故事

【老故事】学术界正式提出语文味理念的第一篇文章

及其背后的故事

 2018-6-27 18:15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堂按:2001年3月,在深圳市罗湖区一所民办中学听课后评课时,在与该校语文科组长互动交流过程中,我正式提出了“语文味”概念,说有的课有些环节,语文味不够浓。我一说出“语文味”,这位老师对语文味概念很敏感,他当即说语文味概念他是第一次听说,觉得很有意思,感觉和以前的一些语文教育概念都不一样,比洪镇涛老师的“本体语文”概念还要好些,希望我能展开阐述一下。我赞扬他知道武汉六中老一代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老师的“本体语文”理念,并对他说,我今天是在与你的交流中第一次冒出语文味这个概念的,我以前没有见过、听说过这个概念,因此对它还没有多想过,不过今天下午你们罗湖区教研中心组织的全区中学语文教研大会,安排我有一个发言,我现在想,我下午的发言以语文味为主题,中午我再好好想一想,你们下午可以来听一下。


当天下午,我在罗湖区教研中心组织的全区中学语文教研大会上,讲的就是语文味问题。讲话中我顺便提到当天上午在那所民办中学听的几堂课。对这几堂课,我按惯例先说了不少肯定意见,接着就有些环节语文味不够浓的问题作了点评,并提出我对如何教出语文味的初步思考。当晚,该校校长情绪激烈地给我们单位领导打电话告状,说我在会上点名批评他们学校了,会影响他们学校的声誉。我们单位的领导给我反馈时批评我不该点名。我说,我讲的只是个人意见,并不代表什么,我也没有全盘否定他们的几堂课。我还对我们单位领导说,一所学校如果真有声誉,它那么容易被破坏了吗?深圳教育界,对老师的课只能说赞扬话不能说批评话吗?


本文就是这次评课与大会发言后的整理稿。本文虽幼稚,但它是我国学术界正式提出“语文味”概念和理念,即尝试把“语文味”初步概念化、研究化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于2001年8月出版的《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7期A刊。自这篇文章发表以后,随着深圳中语界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语文味理念的影响在全国迅速扩大,“语文味”一词在互联网上和语文教学理论界、实践界广泛流行开来。


这是编辑发表时删节后的稿子,我的原稿不至于在某一节中只写一句话。但我的原稿没有保留下来。


顺便说一个花絮。2011年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之程少堂工作室成立之初,我特意邀请当年引发我提出语文味概念的那位老师参加语文味工作室。但他可能认为,由于他们回去跟校长汇报了我在罗湖区教研会上批评他们学校几堂课引发了矛盾,他不好意思参加语文味工作室。其实,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不仅不计较他们当时的行为,反而觉得他是语文味成长史上一个值得记住的人物。之所以要记住他,是因为如果没有他在和我交流时迅速追问我当时口中随意说出的语文味这个概念,也许就没有今天的语文味理论、语文味教学流派了。


在语文味从不是一个学问,到经过漫长的数十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终于理论化体系化成为一门学问的今天,在语文味教学理念、语文味教学流派从当年的星星之火到已然燎原的今天,我们重温这些故事,能不“回头一顾百媚生”吗?



 

【文章故事】


程少堂:语文课要教学出语文味

——我国学术界正式提出“语文味”理念的第一篇文章

程少堂




好课的优点大都是相似的,即有语文味;不好的课的缺点也大都相似,即缺乏语文味。


究竟什么是语文味呢?我以为它主要包含三个要素。第一,也是最基本的,是要教出文体美和语体美,即要教出不同文体、语体的特点来。第二是要教出感情美。一堂好的语文课,会给师生的情感带来强烈的冲击,师生双方都被感动的场面是经常可以见到的。第三是品味语言文字之美。语文课本上的语言文字之美主要是一种文学之美,是一种感性之美。而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语言,主要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品味语言包含理解,但理解只是基础,品味语言的最高目标是审美,即领略语言文字之美。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不一定能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入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解才解决本质问题。这是说认识论,不能套用到语文教学上。阅读文章和学习语言,还是叶圣陶先生一句话最本色:“‘感’比较‘知’深入一层,‘知’是我与事物对立,从我‘知’彼;‘感’是我与事物融和,彼我不分。”这话非常符合学习语文(主要是学习语言)的实际。语文课的语文味,就是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文体美、语体美、情感美和语言美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


那么,语文课如何才能教出语文味呢?我以为主要要做到几点。

 

一、教师必须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和语体意识


这是最基本的。要善于选择最适合某种文体或语体的教学方法,即教学的形式(手段、方法)要与教学内容很好地统一起来。比如对课文中一些优美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教学中要以读为主,在读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而领略其意境之美。

 

二、语文教师要学会“煽情”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语文教师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语文教师面对语文教材时必须是一个“情种”,即要像热爱情人一样热爱你所教的每一篇课文。其次,备课时要备情感,即不仅要备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教师的情感点,而且要找到联结三个情感点的桥梁。教师在备课时备情感,才能把遥远的讲得亲切,把枯燥的讲得有趣,才能讲出感染力。

 

三、引导学生通过辩词析句学会揣摩和品鉴语言


离开这一点,就无法保证语文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朝气,更无法保证我们的创造性劳动取得得丰硕的成果。

 

四、要特别注重朗读,通过朗读、背诵让学生积累语感


读中自有好语感,读中自有语文味,读中自有好成绩。读是语文教学法的根本,也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法。

 

原载《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17A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121134.html 

最后更新[2018-6-28]
相关专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 友情链接:
语文教学资源 三人行中学语文 五石轩 高考168 三槐居 语文潮
中学语文在线
课件库 一代互联
       

Copyright@2001-2011 YuwenWei.net All Rights Reserve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