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办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之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以前,我应邀在全国各地讲学较多。一般学者讲学,都是像写文章一样,围绕一个有意义的题目起承转合,因此很多讲座整理出来可以当论文发表。我有时却会用很个性化的方式讲学。怎样个性法?就是把教育部语文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名师讲语文丛书”之《程少堂讲语文》一书后面的“我的教学语录”,做成PPT作为讲学内容。这个“教学语录”有80条。通过讲学实践,我发现80条需要讲整整一天。后来我就从80条中再精选出35条来讲(其中有少部分是我新加进去的内容),一般在150分钟左右能讲完。无论是讲80条,还是讲35条,效果都很好,受到听众很大欢迎。不过讲35条时间更充分,更从容,我的幽默特点发挥得更淋漓尽致一些,讲座效果会更爽。全国各地不少教师听过我的这个讲座,喜欢我这个讲座的老师很多,这个讲座内容(包括我讲座的PPT)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好几年前,我有一次在南京师范大学用35条语录讲学,讲完,一个在大会评课的老师在发言中说,今天讲座的老师,有的用的是套路,程少堂老师则是散打风格。我觉得这个老师概括能力强,他用“散打”来概括我这个讲座的特点,很好很好很好。
以下就是我从百度文库复制过来的原文:
语文老师有空的时候要好好读读细细想想
——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课来证明有趣是存在的
1.语文教学既要高品位,又要多品味。
2.语文教学要大气,不要小气。宁要大气下的不完美,不要小气下的精雕细刻。
3.语文教学风格要百花齐放,既要有人修建苏州园林,更要原始森林。语文教学领域有一些“草”让它野长着为好,否则我们的教学空间不够大。
4.有的名师的公开课是让人“仿”的,有的名师的公开课是让人“想”的。(堂按:现在我会加几个字:“有的名师的公开课是让人‘仿’的,有的名师的公开课是让人‘赏’的和让人‘想’的”)
5.书法形式中,楷、行、草、隶、篆等,草书是最简洁洗练的。简洁不是简单。一个用楷书写来十分复杂的汉字,在草书家手中,只简单到寥寥几笔几根线条。草书非潦草、草率、草野之草。大道至简,草书即是。语文教学风格也有楷书型,有行书型,有隶篆(美术)型,亦有草书型。草书型的课是大写意的课,这种课往往语文味浓,冲击力大,难以模仿。
6.林斤澜说汪曾祺:“他一个人就是一片森林。”京剧界论周信芳:“他一个人就是一个流派”。一个好的语文教师也可以是一个流派。
7.做人要老实,教书要狡猾。
8.一个语文教师把充满趣味儿的语文课上得让人喜欢那是不容易,但是一个语文教师把本来充满趣味儿的语文课上得让人讨厌,那容易吗?
9.作家王小波说:“小说家最该做的事情是用作品来证明有趣是存在的。”我说:语文教师最该做的事情也应该是用自己的课来证明有趣是存在的。
10.做人要“公”,作文要“私”,即要发私情,写私见,用私语。
11.我追求这样的课堂氛围:先让人发笑,后让人思考。语文教师上课要会“逗”。
12.不喜欢读诗的语文教师,不喜欢买书的语文教师,坐不住的语文教师,不会是一流的语文教师。
13.讲课就是努力不讲课。
14.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师就是语文。通过语文教师的形象,我们可以目睹语文的风采,它的生动构成。
15.什么样的课是好的语文课?学生听了你的课产生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至产生了研读原著的冲动,那就是好课;反之,学生听了你的课后逐渐丧失学习语文的愿望,你就是一个失败的语文老师。
16.教学的艺术可以归纳为12个字:教之有物,教之有序,教之有趣。
17.什么是语文教师的人文精神?把语文课上好,上得让学生入迷,就是最大的人文精神。一个语文老师上不好语文课,这是最大的不人道,因为学生上他的课就像坐牢一样难受。
18.所谓教学艺术,就是用着心思教书。
19.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会走“正步”,又要会“乱跑”。
20.语文教师既要会讲 “很像语文课的语文课”,也要敢讲会讲 “不像语文课的语文课”。
21.语文教师要变着花样讲课,就像我们天天要变着花样吃菜一样。
22.语文教学要有精、气、神。
23.一节好的语文课,要让该明白的更明白,让该糊涂的更糊涂。
24.语文教师要有激情。课堂可以成为天堂,也可能成为地狱,有激情的课堂就是天堂,没激情的课堂就是地狱。
25.极少数语文教师在败坏语文教学,败坏经典作家作品的声誉。比如,没有学莎士比亚之前,学生多少已经知道莎士比亚的伟大,但是有的语文老师一讲莎士比亚,学生就看不起莎士比亚了,觉得莎士比亚不过如此。
26.语文教师要成为名师,就要会“玩教材”。没有枯燥的课文,只要枯燥的教师。语文教师要努力把语文课上得好玩些。
27.在艺术和技术领域,“玩”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的审美境界。庖丁解牛就是 “玩”。处于“玩”的境界才能出艺术精品,才能在出艺术精品之时享受到“提刀却立,四顾踌躇” 的高峰体验。语文教师要成为名师,也要会“玩教材”。 “玩教材”是优秀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把“玩教材”看成是不严肃,是庸人的陈腐之见。
28.语文教师就是要有“乱”的精神。要拨“乱”反正,要“乱”中取胜,要趁“乱”出击,敢于“乱”是优秀语文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把握课堂、突破自我的原动力。
29.会教书的教师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互相享受的过程,不会教书的教师把教学过程变成互相难受的过程。有的教师的教学不是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而是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地可持续发展的扼杀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从讨厌语文发展到憎恨语文。
30.语文课上,教师讲得太多有时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
31.语文教学要陶冶学生的浪漫情怀,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感伤情绪。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该哭时哭,该笑时笑。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有魅力地流泪。但现在我们许多老师的语文课常常让学生“哭笑不得”。
32.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不敢品味语言,本质上是他不知道哪是好的语言,哪是不好的语言,一句话,是功底不够的表现。
33.学生提问能力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提不出问题—乱提问题—提有价值的问题。
34.教学过程中,只有和学生说话才是 “对话”吗?那为什么我们在生活当中发现,有时我们和一个人讲了许多话,但就是觉得没有和他“对话”,而有时我们和一个人没有任何交谈,却觉得已经和他交流过千言万语了呢?
35.我坚信:一切给自己的职业带来声誉的人,都是艺术家。
2018/07/14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124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