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一道呼唤“诗教“回归的好题
湖北 周旺平
题目: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小节保持连贯。
小时侯,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意绵绵.
(2003年温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该题以现代诗为命题材料载体,让学生尝试写诗,意在考查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以至立意构思能力\审美能力等.这种命题思想还体现在力求通过补写诗歌这把”钥匙”,推动诗歌教学走出低谷,使真正的诗歌精神和理念得以发扬.
答好这类题应抓住诗歌的特点进行运思.
一、缔造好意象。诗歌的情感是通过缔造意象来实现的,小诗一、三节提炼了两个意象:乳液和枕头,这就要求考生再为第二节诗补上一个意象。从小诗的整体来看,乳液和枕头两个意象分别与每节时间“小时侯”、“长大后”想融合,那么所要添加的意象也要与三节的时间“上学后“这一特定时段相吻合。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可知“书包”、“饭菜”、“文具”、“书本”、“雨伞”等等都可作为“上学后”这一时段的意象。
二、创造好语言。诗歌很注重锤炼字句,尤其是在关键部位。这首小诗在动词和形容词的运用上独具特色。动词“融”、“吮”、“藏”、“枕”及形容词“香甜甜”、“爱意绵绵”都很有穿透力,彰显了母爱的博大。在补写诗歌时也要注意动词及形容词的锤炼。如若选“饭菜”这一意象,则可用动词“埋”、“嚼”,形容词“美滋滋”。如选“衣服”这一意象,则可用动词“镶”、“穿”,形容词“暖融融”等,即“母爱镶在衣服里,穿上它,暖融融”。
三、安排好结构。诗歌讲究结构美、节奏美。段与段之间、句与句应当均衡对称,寓变化于统一之中。因此这首小诗的第二节诗句创作要与一、三节保持风格一致,尤其要注意长句与短句的饿变化调节。
【拓展训练】
依照下面第一节诗的形式,在下面的两节诗的横线上填上适当合适的诗句。
感谢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
你却给了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开放性试题,无标准答案)